“为了孩子能读一所好公校,
我们多花了一百多万买房。”
这是越来越多悉尼家庭
正在上演的真实故事。
近日,房地产数据公司 Cotality 发布的
一份新报告再次揭开了
澳洲“学区房”背后的真实经济逻辑
为了进入名校
很多家庭确实愿意砸重金买下学区内的房子
甚至不惜“加价”数十万
但这些加价真的值得吗?
报告的结论令人警醒
高价学区房
并不一定能带来高回报
好学区 = 好投资
NO.01
研究分析了悉尼与墨尔本九大热门公校学区房价,其中七个学区的房价远高于附近但不在学区内的区域。
以悉尼北岸为例:Killara High、Willoughby Girls 以及 Lindfield Learning Village 这三个学区内的独立屋中位价,足足比附近非学区内房产高出$129万澳元。
一个 catchment boundary(学区线),就像魔法结界一样,把房价“切出天花板”。
可即便如此,大量家庭仍然趋之若鹜,只因这些学校在公立系统中属于“佼佼者”,而又可以节省高昂的私校学费。
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学区房的表现却并不理想。
Cotality 的数据显示:
在上述北岸三个热门学区中
房价15年上涨了126%
而附近非学区区域却上涨了150%
这意味着:买在学区内,反而没买在学区外赚得多。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墨尔本。Princes Hill 和 University High School 这两个名校学区的房产要价比周边房子高出 $357,000,但过去15年内只增长了 82.6%,而周边区域上涨了106%。
这是为什么?研究人员指出,当一个学区房的溢价变得过于高昂、失去性价比时,购房者开始“外溢”,涌向价格更合理的区域,进而导致学区房涨幅放缓。
报告也发现个别“例外”:在悉尼备受推崇的 Cherrybrook Technology High School 学区内,房价反而比非学区便宜 $155,000;
在墨尔本的 Doncaster Secondary College,学区内房价也比外面低 $48,000。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不是所有的好学校都捆绑着“天价房”标签,部分区域可能存在“价值洼地”,聪明的妈妈也许能“低价买进好学区”。
根据 Futurity Investment Group 的数据,2022年澳洲13年私校教育总成本为 $349,000,在悉尼和墨尔本甚至更高。
而Cotality指出:
在六个热门学区中
房价溢价超过 $10万澳元
一边是一次性高额投入的房产,另一边是每年持续支出的学费,这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教育财务决策”。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买进一个好公校的学区,可能是“以房代校”的精明选择——不仅孩子读书免费,还能将房产视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悉尼房价涨疯了
NO.02
最近,妈妈群里讨论最热的话题之一,莫过于——“房价又涨了”!
还记得去年底,大家都在说房价要跌,买家观望、卖家焦虑,一度让人以为市场就要“凉凉”。没想到,才过了几个月,风向就彻底变了——
根据RealEstate今天发布的数据:
悉尼的房价已经连续4个月上涨
5月份的整体涨幅为0.36%
自从2月份澳洲储备银行宣布降息以来,悉尼房价一共已经涨了1.5%。
现在,悉尼独立屋的中位价已经冲$147.1万澳元,而公寓也升到了$82万澳元。如果按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专家预测:
到春天,悉尼的住宅均价
很可能正式突破$150万大关
REA集团的高级经济学家Eleanor Creagh分析说,降息是最大的催化剂:
“利率下调之后,买家的信心和需求都迅速回升,大家担心再不买就错过机会。”
这话一出,很多妈妈们都点头:确实,最近身边看房的朋友又开始多了,连贷款中介都说预批准申请变多了,“感觉买房的人一夜之间又多起来了”。
拍卖场上也热闹了起来。一位拍卖师透露,刚刚成交的一套房子,成交价居然比底价高出$45万,让人直呼:“这是要疯啊!”
过去3个月中位房产价格增幅最高的地区
- 内西区 2.33%
- 西南区 2.03%
- Sutherland 1.86%
- Parramatta 1.84%
- 北部海滩 1.51%
- 外西区和蓝山 1.51%
- 中央海岸 1.49%
这波上涨潮里,西南区和内西区领涨:
西南区:均价上涨约 $22,000,涨幅2%
内西区:均价上涨约 $30,000,涨幅2.33%
经济学家指出,西南区靠近未来的西悉尼机场(Bradfield),基础建设热火朝天,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提前入场。
而内西区,凭借地段、学校和便利交通,向来是家有学龄孩子的家庭首选。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快,不少妈妈都在感叹:“我们当初多亏早买了!”
如果你正在考虑换房或买入学区房,现在这个节骨眼可真有点“烧脑”:
买? 越等越贵,春天或许就要冲破$150万,怕再等几年,孩子都上高中了还在租房。
不买? 又担心“接盘”在高点,尤其是利率变动、经济走势仍有不确定性。
有经验的妈妈提醒:理性看待市场,不跟风、不恐慌,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比如预算、通勤、孩子教育规划,做出适合的选择才是关键。
对普通家长而言,让孩子获得良好的公立教育正变得越来越奢侈。
由于悉尼的精英、私立学校每年每个孩子的父母花费高达 41,090 澳元,因此可以理解对表现最好的公立学校的需求量很大。
例如,Balgowlah Heights Public School学区房价同比上涨33%,而邻近的Manly West Public School学区房价下跌7.9%。
该报告还显示,所分析的 40% 的小学区和 41% 的中学区的年度房价涨幅超过了各自的郊区价格涨幅,与他们所在的郊区相比,近三分之一的学区涨幅高达 10%位于。
最值得注意的是,Burraneer Bay Public School 学区的房价涨幅是它所在的郊区(Cronulla)的十倍。
租客也同样压力山大,近一半顶级学区的房租至少是悉尼平均水平的两倍。与此同时,住房专家表示,越来越多的找房者将孩子的教育置于房产属性之上。
在2025年初,整个大悉尼中109个区的独立屋中位价飙升,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再加上前两年一直不降息
妈妈们简直苦不堪言
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内城区、外西南区、Sutherland、Parramatta和Blacktown地区。可负担的城区减少了70%。
离city不近的Beverly Hills区的独立屋中位价已经涨至1595675澳元。
但这时,不少房屋中介就要开始推公寓了!
不过即便公寓价格下跌,买家的选择也在减少。比如Northbridge、Paddington和Cronulla,这些地区的中位价在过去两年内下跌了10%或更多,但仍高于107.5万澳元。
Chatswood的公寓中位价
已经达到了1178402澳元
对于总收入为196436澳元的夫妇来说,能够负担的最高金额是107.5万澳元。如果首付为21.5万澳元,他们还需支付约2500澳元的过户费和43110澳元的印花税。
两年前,这对夫妇假设用31.2万澳元支付20%的首付,在2022年4月加息前,他们还能买得起156万澳元的独立屋。
辣妈
结语
很多妈妈在选房子的时候
都在心里默默算着一个“账”“如果这套房贵30万
但能省下10多年私校学费
是不是还是划算的?
但现实是
市场并不总按照我们的理想剧本走
房价溢价不一定换来更快增值
而优质教育也未必只有一条路径
所以,妈妈们在做学区房决策时
请记住这句话——
“理性计算,感性选择”
毕竟,对我们来说
最好的投资
永远是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