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电动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前方仍存在巨大的障碍。
(图片来源:ABC)
在最近于墨尔本举办的一场电动汽车展上,崭新的车型和醒目的品牌标识勾勒出行业进步的图景——然而在光鲜背后,关于可负担性、基础设施以及可能减缓发展势头的即将到来的税收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展会组织者Ray Evans说道,“明年,将有70款新车型投放市场,同时也会有新品牌进入,因此,消费者将是赢家。”
许多新进入者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中国。
“在澳洲,我们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没有关税,所以这里是引入新产品的绝佳市场,”Evans说。
中国品牌主导“平价”市场
比亚迪(BYD)和名爵(MG)等中国制造商通过以低于传统品牌的价格销售,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目前市场上价格最低的电动汽车,不含上路费用的售价为3万澳元。
(图片来源:ABC)
《The Driven》创始人Giles Parkinson指出,“我们开始看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迎头赶上,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他们正以较低的价格推出一些颇具吸引力的电动汽车。”
特斯拉仍是澳洲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制造商,6月售出4589辆。但如果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计算在内,比亚迪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电动汽车在市场中占比虽增但仍低
尽管热度很高,但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仍只占一小部分。据《The Driven》整理的澳洲汽车工业联合会和电动汽车委员会的数据显示,6月,电动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创下纪录,略超10%(13169辆)。
如果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电动化汽车的占比为15.2%。
尽管较低的售价和使用成本颇具吸引力,但人们对其长期可靠性、转售价值以及本地维修支持仍存在一些担忧。
一些潜在买家仍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长途旅行时的充电问题上。
展会上的一位女士说道,“我们仍在观望,因为我们太习惯汽油车了,我们还是有点续航焦虑,但我认为这次展会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人则表示,只要价格和尺寸合适,他们已经准备好入手了。
“我们试驾过几款,非常平稳,所以我很乐意选择电动汽车,”另一位参观者说。
“我再也不用去加油站了。关键是要找到合适尺寸的车。”
政府排放法规迫使汽车制造商采取行动
澳洲今年推出的新机动车排放标准(NVES)有望推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本月,针对未达到新的全车队排放目标的汽车制造商的处罚已开始生效。
(图片来源:ABC)
简而言之,新机动车排放标准为各汽车制造商的总销量设定了排放上限,超过上限的将面临重罚。关于这些标准是否严格到足以实现此前对电动汽车普及率的预测,存在诸多争议。
为了避免罚款,汽车制造商需要平衡高排放车型(如皮卡车和四轮驱动车)的销量,通过销售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来降低整体车队的排放量。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这些规定对那些继续销售汽油车的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动力,促使他们转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即便会亏损。
Parkinson说道,“因此,你会开始看到他们真的在以低得多的价格推出一些车型,只是为了提高销量。”
“因为如果他们达不到这些销量或排放标准——这是一个平均值,不是针对每一辆车,而是一年的平均值——如果达不到这个平均值,他们就必须向其他汽车制造商购买额度。
“他们宁愿自己留住这笔钱,即便在自己的车上要承受一点损失。”
无人愿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
小鹏(XPeng)是另一个将澳洲视为极具吸引力的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
小鹏汽车经销商、True EV首席执行官Jason Clarke表示,“澳洲没有需要保护的本土汽车产业,因此许多潜在的关税、壁垒或准入限制都不存在了。”
(图片来源:ABC)
然而,尽管政府口头上支持向电动汽车转型,但澳洲仍缺乏全国性的充电策略——而消费者正为此承受后果。
“我经常从悉尼去堪培拉……我发现必须要规划好充电的事情。公共充电的可用性还行,但充电速度和设备维护方面现在问题很大。
“使用快充的话,20分钟就能充满电,但这取决于供电情况,输入20千瓦和150千瓦的体验差别太大了。”
面临审查的电动汽车税收豁免
电动汽车市场还面临其他重大障碍。
尽管高等法庭裁定维州的电动汽车道路使用税违宪,但包括财长在内的许多人认为,取代燃油税的道路使用税是不可避免的。
“在现有税收基础上再征收道路使用税,真的毫无意义,”极星(Polestar)澳洲区总经理Scott Maynard说。
同样面临威胁的还有电动汽车的附加福利税豁免——这项政策被广泛认为是推动近期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Maynard反而呼吁联邦政府取消对皮卡车的税收减免。
(图片来源:ABC)
“自1986年以来,这些车辆就一直享受这项豁免,耗费了纳税人数百万澳元。将这些补贴用于能带来更清洁空气、有益健康,且能让消费者更轻松入手、使用成本更低的车辆,会更有意义。”
特斯拉车主暂不把竞争放在眼里
美国政府补贴的减少已经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了冲击。但回到墨尔本电动汽车展,并没有特斯拉的官方展位来应对其在澳洲市场主导地位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威胁。
相反,一群铁杆特斯拉车主自愿免费为该品牌“代言”。
“我们只是一群爱车之人,”长期驾驶特斯拉的Ross Hetherington说。
Hetherington还为该品牌颇具争议的首席执行官进行了辩护。
“我是因为车本身才开这款车。Elon Musk只拥有特斯拉12.5%的股份……特斯拉在全球雇佣了15万人,他只是其中一人。”
被问及是否会再开回汽油车时?
“绝无可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