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名维州男子因钓获两条不符合尺寸的澳洲淡水鳕鲈(Murray cod)而被罚款2000澳元,看似平平无奇的渔获却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名墨尔本男子在Wangaratta附近的Ovens河钓上了两条体型偏小的淡水鳕鲈,不过,吸引州渔业监管官员注意的远不止这两条鱼。
(图片来源:Yahoo)
除了违规渔获,该男子还被发现非法持有四只乌龟,以及多种禁用渔具。
在维州,为了帮助淡水鳕鲈种群恢复,当地对其捕捞有着严格的体长规定:每条鱼必须在55厘米至75厘米之间。
这种澳洲标志性鱼类在过去几十年间因栖息地破坏、合法与非法捕捞、以及外来物种竞争而数量锐减。曾经一度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如今已被降级为“易危”,这得益于大多数钓鱼者遵守规定,以及人工增殖放生项目的成功实施。
该男子在法庭上对多项指控表示认罪,包括捕捞规格不达标的淡水鳕鲈、超出河流区域淡水鳕鲈限钓数量(每人限钓一条)、在未获授权情况下持有商业渔具,以及破坏受保护野生动物等。
澳洲淡水鳕鲈(图片来源:网络)
非法捕捞代价高昂:被罚1.2万澳元并没收渔船
这名墨尔本男子并非近期唯一一名违反渔业法规的捕鱼者。上周,凯恩斯的一名钓鱼者因擅自干扰他人设置的捕蟹笼而被罚款1.2万澳元,渔船也被当局没收并销毁。
据称,昆州渔业巡逻队在该名男子的住所内发现了更多非法物品。除了涉嫌偷捕的渔获外,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一根锯鳐的吻突骨,以及商用刺网。
锯鳐以其长而布满细齿的吻部而闻名,这一部位也是其最显著的特征。然而锯鳐属于受保护物种,任何形式的猎捕或持有都属于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