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路坑、车辆被路面碎片击中,或者被掉落的树枝砸到,这些情况都令人头疼。但问题是:谁来为修车买单?事实上,当地政府很可能不会承担这笔费用。
澳洲的道路状况一直是驾驶者热议的话题。许多人都在讨论道路年久失修的问题。
Reddit成为澳洲人吐槽道路状况的热门平台。
一位网友发帖抱怨:“为什么澳洲的道路总是这么破?路坑修好后,补丁位置马上又开始裂开。更别提那些新修的道路和高速公路,建成几个月就开始出现问题。”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当道路损坏了汽车,谁来支付维修费用?哪些损坏需要车主自掏腰包,哪些应该由政府买单?
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时候车主得自己承担这些费用。申请道路造成车辆损坏的赔偿时,涉及很多变数。
(图片来源:Drive)
首先要确定损坏发生在哪类道路上——是州政府管辖的道路、市政府管辖的道路,还是私人道路(澳洲大部分收费道路)。
州际公路、主要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处理方式,与市政府管理的地方街道和连接道路基本相同。政府会逐案审查损坏情况,赔偿标准也大致一样。
对于私人或收费道路,由于维护预算更充足,损坏情况相对较少。责任认定往往取决于各州的具体道路政策。
如果是大规模损坏,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证明州政府在道路维护方面存在疏忽。
多数情况下,损坏费用需要通过全险理赔。如果只购买了第三方保险,就得自己承担维修费用。
地方政府经常利用法律条文的模糊性来推卸责任。《悉尼晨锋报》2021年的调查显示,一些市政府经常直接拒绝赔偿申请或拖延支付。比如Canterbury Bankstown收到73起路坑损坏赔偿申请,但一分钱都没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不同类型的损坏情况。
(图片来源:Drive)
树枝砸车,谁来赔偿?
大多数情况下,费用需要从个人腰包或全险中支出。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坏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行为”,被视为不幸的意外事件,需要车主自己承担。
不过,如果能证明市议会事先已经知晓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摇摇欲坠的树枝),那么就有理由申请赔偿。
市政设施砸车,谁来赔偿?
如果车辆在无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被市政设施(如标志牌、路灯等)损坏,可以通过公共责任赔偿申请来修车。
这通常是个漫长的过程,调查至少需要六周时间。不过可以通过相关州政府机构在线提交申请。
要成功获得赔偿,需要证明你没有主动撞击任何物体,并提供证据证明损坏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疏忽或维护不当造成的。
以ServiceNSW为例,申请赔偿需要提供:公共责任赔偿申请表PDF文件、个人详细信息、事故地点地图或示意图、事故现场照片、驾驶员驾照复印件、受损车辆详细信息、车辆损坏照片,以及两份维修报价单或维修费用发票等文件。
(图片来源:Drive)
路坑损坏车辆,谁来赔偿?
路坑可能是造成车辆意外损坏的最常见原因。各州的责任认定标准不同。
新州只有在路坑已为相关部门知晓但未修复或修复不当的情况下,才承担维修费用。这让申请赔偿变得相当困难。
根据2004年《道路管理法》,如果道路管理部门未履行“维护和修复道路”的义务,维州最高赔偿1681澳元。
昆州不赔偿轮胎损坏,除非他们明知路坑存在却未能修复。此外,扁平比为40或更低的轮胎损坏不在赔偿范围内。
南澳明确表示:“路面缺陷如路坑往往在整个路网中快速形成,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期间。一般情况下,如果车辆因这种自然道路老化而受损,政府部门不承担赔偿责任。”
塔州表示:“我们确实需要在合理时间内处理已知的道路安全隐患…但路面会出现路坑、积水或暴风雨碎片等缺陷,政府部门对这些缺陷不承担责任。”
首领地态度相似:可能会处理赔偿申请,但没有明确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损坏承担责任。
北领地则没有直接说明是否会处理赔偿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