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脚步悄然到来,一种熟悉又令人紧张的“季节性威胁”也正式回归——喜鹊俯冲季。
截至目前记录显示,全国范围内已发生超过887起喜鹊袭击事件,其中至少16人受伤严重。而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一高危时期将持续至10月底,也就是说,还有近两个月“战斗周期”尚未结束。
专家解释:为什么喜鹊要俯冲袭击人类?
野生动物科学讲师Meg Edwards解释道,俯冲行为是喜鹊在繁殖期出于保护巢穴的本能反应。“通常在8月到10月之间,如果喜鹊的巢中有蛋或者幼鸟,它们会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就容易出现俯冲袭击行为。”
(图片来源:News)
Edwards补充说,春季是喜鹊的繁殖旺季,随着气温回暖,食物变得更丰富,野生动物的活动也比冬季更加频繁。虽然许多人对俯冲喜鹊感到惊恐,但实际上,仅有约10%的喜鹊个体会对人类发起这样的攻击行为。
高发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区域
根据民间网站Magpie Alert的数据统计,今年的俯冲案例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地区,特别是人口密集、绿地分布少的城市带。
“我们发现,喜鹊更可能出现在人较多的区域。因此,城市中的公园、步道、自行车道上被攻击的概率也更高。在植被茂密的郊区,你反而不太容易被喜鹊攻击。”
如何预防俯冲?四个关键建议请牢记:
尽量避开喜鹊筑巢区域
Edwards建议,最有效的防护办法是“避开风险区域”。
“在已知的喜鹊区域设置警示标志非常有帮助,公众收到提醒后可以选择绕道而行。”
不要破坏喜鹊栖息环境
Edwards强调,保持喜鹊的自然栖息地也非常关键。
“我们越少砍伐它们筑巢的大树,给予越多遮蔽,就越不会激怒它们。”
必须穿戴防护装备
如果确实需要经过高风险区域,建议戴帽子、穿长袖衣物、佩戴太阳眼镜。
保持冷静,不要奔跑或大喊
“我们越显得‘庞大而吓人’,喜鹊越觉得有威胁,就越可能俯冲。”
“这也是为什么骑自行车的人经常被攻击——他们快速移动,让喜鹊感到威胁。”
Edwards特别指出,行人应当快速但冷静地通过区域,不要喊叫、不要跑步,这会显著降低被锁定概率。
(图片来源:News)
来自昆州Bowen的商户Hayden Hadfield表示,他采取了“投喂法”,成功与喜鹊“化敌为友”。
“我们店门前总有三只喜鹊,很爱俯冲吓人。后来我们开始喂它们吃火腿、芝士和小饼干,它们就不再攻击我们了。”
“我们的策略就是:与喜鹊交朋友,而不是与它们作战。”
提醒:喜鹊繁殖季一般到10月底结束
喜鹊的攻击性通常只持续在育雏后的六周时间左右,待幼鸟长大并离巢后,它们的攻击行为也会随之结束。按照往年趋势,“俯冲季”有望在10月底左右逐渐降温。但在此之前,公众仍需小心防范。
在这个美丽的春季,边欣赏自然、边保持警觉,或许才是和喜鹊最好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