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安德鲁斯遗产与艾伦的新篇章
2025年9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州长贾辛塔·艾伦(Jacinta Allan)率领五名工党代表,展开为期五天的访华行程。这不仅是她上任后的首次重大海外访问,更被视为对前任丹尼尔·安德鲁斯(Daniel Andrews)留下的政治遗产的回应与重塑。
杰辛塔·艾伦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期间会见了政府及商界代表。(Supplied: Victorian government)
安德鲁斯曾六度访华,2019年签署“一带一路”协议,使维州成为唯一在州一级推动该倡议的澳洲地区。虽然协议于2021年被联邦政府叫停,但维州与中国保持了高度紧密的关系。即便退休后,安德鲁斯仍频繁访华,甚至在9月初与普京、金正恩一同出现在北京阅兵式上,继续制造争议。
相比之下,艾伦刻意强调“非政治化”的对华交流。她提出新版《中国战略:迈进新的黄金时代》,以教育、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为核心,力求在延续前任成果的同时淡化政治色彩。她在演讲中多次提及家乡班迪戈(Bendigo)与华人社区的历史渊源,通过个人化叙事增添人文温度,既展现善意,也谋求华人社区的支持。
杰辛塔·艾伦提出新版《中国战略:迈进新的黄金时代》(Supplied: Victorian government)
02
战略核心:
教育优先,三次重复的承诺
在艾伦的中国战略中,教育是绝对核心。她直言:“我的三大优先事项是: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维州被称为“教育之州”,连续23年保持教育服务出口第一大产业。2024年,维州国际学生总数超过17.5万人,其中中国学生6.43万,仅次于印度。他们不仅贡献学费,更带动住房、零售、旅游等相关产业链。
主要举措包括:
恢复哈默奖学金:为非都市地区学生提供赴华交流机会,每人可获1万澳元资助。
成立中维教育联合工作组:与中国教育部建立机制化合作,涵盖职业教育、语言、特殊教育等。
推广TAFE职业教育与跨国课程:强化中维在技能教育上的互补性。
教育不仅是经济出口支柱,更是文化纽带和政治筹码。艾伦通过教育议题,将维州塑造为中国学生与家庭的首选目的地。
03
产业合作:
从农产品到清洁能源的全面推介
新版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合作的六大重点领域,教育之外,产业与投资合作同样是亮点。
1. 农业与农商
维州虽仅占澳大利亚3%的土地,却贡献全国27%的食品与纤维出口。艾伦更是在上海宣布,维州农产品将通过中国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获得首页展示,为其牛肉、水果、葡萄酒开辟新渠道。
2. 健康与生命科学
除医药外,维州还重点推介本地美妆、健康与个护产业。保健品牌 Swisse、Life-Space 产品已在阿里巴巴电商平台上位居前列,本土美妆零售商 Mecca 也成为成功案例。艾伦希望借中国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3. 创意产业与体育
墨尔本是“全球体育之都”,同时举办 F1 和网球大满贯。维州希望吸引中国在体育科技、数字游戏和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去年姚明曾率中国男篮访墨尔本,也显示出双方合作潜力。
4.旅游经济
中国是维州最重要的国际游客来源。中国游客在澳停留更久、消费更高。新战略目标是五年内使中国游客占国际访客总量的20%,并推动更多游客走出墨尔本,深入区域城市。
5. 投资
维州重点推介公共交通与新能源项目。案例包括:
远景能源在维州建全球首个风电储能一体化设施;
金风科技在巴拉瑞特开发澳洲最大风电场之一;
在北京,艾伦宣布与天合光能签署 4.53亿澳元、500MW Kiewa Valley 电池储能项目,预计可覆盖17.2万户家庭。
6.教育
通过推动职业教育和语言交流,进一步巩固维州的“教育之州”地位。
这些项目凸显维州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开放姿态。
左:博满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高松谕(Eric Gao)
中:维多利亚州州长 Jacinta Allan
右:维多利亚州驻中国专员Leigh Howard
04
政治考量:
华人选票与财政压力
尽管官方将此行定调为“经贸访问”,其背后政治动机清晰可见。
争取华人选票:维州50万人华裔居民占总人口7%,在墨尔本东部部分选区比例超过20%。在近年州选举和联邦大选中,华人选民的转向帮助工党攻克自由党堡垒。随行的五名议员几乎都来自这些关键选区,他们在微信等平台高调宣传,明显意在巩固华人支持。
招商引资:维州未来四年利息支出预计达360亿澳元,相当于郊区铁路环线(Suburban Rail Loop, SRL)第一阶段成本。吸引中资成为财政缓解的重要手段。反对派批评这是“讨钱碗外交”,担忧重蹈“一带一路”覆辙。尤其 SRL 项目高达345亿澳元的投资缺口,让外界普遍怀疑艾伦可能寻求中资支持。
05
州—联邦博弈与澳中关系走向
艾伦战略揭示了澳洲内部政治分裂:
教育扩招之争:维州希望更多中国留学生,但联邦担忧人口压力与住房危机,已为2025学年设定27万国际学生上限,并更倾向于吸引东南亚学生。
外资审批之争:维州欢迎中资进入能源与基建,但涉及敏感行业时,联邦外资审查委员会(FIRB)严格把关。艾伦承诺“加快审批对接”,事实上挑战联邦权威。
地缘政治回避:艾伦刻意避开“一带一路”等敏感议题,强调强调“就业、投资和文化交流”。但中澳关系的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州层面的主动性。
整体上,维州推动经贸务实合作,而联邦保持安全审慎。这种张力将直接影响中资在澳大利亚的落地前景。
结语:
新黄金时代,
还是政治豪赌?
艾伦以教育、人文和产业合作为突破口,为维州对华关系赋予“温度”和“务实性”。然而财政赤字与基建资金缺口,使其“招商推介”背后充满政治赌注。
对中国投资者而言,维州的信号是积极的,但能否真正进入“新黄金时代”,仍取决于州—联邦之间的权力博弈,以及中澳关系的整体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