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城网

标题: 刘建鸿博士:对孩子不吼不叫的非暴力沟通,你能做到!|日常养育 [打印本页]

作者: kcvo    时间: 2016-2-23 10:33
标题: 刘建鸿博士:对孩子不吼不叫的非暴力沟通,你能做到!|日常养育
晓晓说:我有时会对孩子生气发火之后又后悔,可实在又忍不住呀!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如果有一种方法,既能表达我的情绪和心里话,又让孩子能接受,就再好不过。比如,建鸿老师把「非暴力沟通」用在亲子关系中的方法就非常棒,分享给有相似苦恼的你。


知乎上有人问:《非暴力沟通》作者卢森堡博士建议我们在面对陌生人时倾听和共情,在对待亲近家属的时候更是如此,如:
在一辆飞快行驶的火车上,丈夫非常着急。

丈夫:我从来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太太看起来局促不安,她转过头去,和他说:这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由程序控制的……
丈夫看起来更加愤怒了,重复道:我就从来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
作者建议妻子在这个时候说:「你说这个,是因为担心接下来的飞机会误点吗?」

但是「倾听」本身也是特别容易消耗能量的,在没有咨询师或督导指导的情况下,使用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倡的沟通方式,是否会压抑个体本身的情绪?这本书,以及大多数咨询师所提倡的,多倾听的观点,对普通人而言是否有实践意义?如果没有咨询师或督导支撑,去倾听他人是否会造成更大的压力?

下面是刘建鸿老师的回答:
非暴力沟通,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的应用里,即便在缺乏咨询师或督导的指导下,非暴力沟通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成效。在倾听对方的基础上,非暴力沟通也鼓励当事人表达自身情绪和需要。(这一点,知乎题主似乎理解为:非暴力沟通只强调单向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因而要背负很大压力。)

当然,任何改变旧有的模式都意味着挑战,一开始并不容易。但如果持续实践并调整,有助于减少沟通中的误解,增进人际的联结。简要来说,由马歇尔·卢森堡倡导的非暴力沟通强调:


跟孩子沟通,不吼不叫不吵架

上述四个方面的提出让非暴力沟通更有操作性,有助于改善不良的沟通循环。举例来说:

孩子放学后和小伙伴们在小区下面玩了,玩了很久还不上来,天色渐晚,妈妈饭菜做好了,菜热了两三遍人还没上来,担心起孩子的安全问题,也着急了,赶紧下楼把孩子叫上来。

可能会引发不良沟通的对话: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听到母亲这么说你会是什么感受,会怎么回应……

以上种种沟通方式,不足之处在于:
比较好的沟通方式如下,也符合非暴力沟通的原则:


—我觉得正和朋友玩得高兴的时候,让你离开,对你来说不太容易。
—是啊


—但是,另一方面,你太晚的话,我也为你担心啊。

(图片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说出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孩子感觉被理解了,也就更愿意倾听家长的感受和需要。这为进一步沟通协商奠定了良好基础。

让孩子听到你的关心和爱意

非暴力沟通扭转了日常沟通中的困局:相互指责,互相都觉得自己不被(对方)理解,情绪不愉快,但又无助于将来问题解决。

值得进一步说明的是,情绪分初级情绪和次级情绪,愤怒/生气常常是次级情绪,在上面的例子中,妈妈因为孩子一直没回来,担心孩子的安全而感到生气/愤怒,沟通中应表达出自己的初级情绪(担心)而非次级情绪(生气),这样,孩子听到的就是妈妈的关心和爱而不是指责!

自然,尝试改变日常的沟通习惯去倾听和表达对方的感受并不容易,对自身的情绪控制确实有所要求,也会耗费心力,但吵架(所谓「暴力沟通」)双方不愉快也非常耗神,而且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相比之下,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仍然值得推荐。而且如果逐步形成新的沟通习惯,所耗费的心力也会逐步减少,越来越成为你自然而然的沟通方式。(好比你刚用标准指法在键盘上学打字时,一开始速度甚至比原来还慢,但熟悉并掌握后效率就大幅提升了。)❖

荐书








欢迎光临 澳洲同城网 (https://www.tongchenga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