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87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长期口臭的人,可能因为你的扁桃体长结石了(组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0792
帖子
350793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12: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扁桃体,一个一“炎”不合就刷存在感的器官,发炎、红肿、喉咙痛……几乎人人都被它折磨过。 今日,话题“口臭的源头可能是扁桃体结石”在社交平台刷屏,热议之余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扁桃体也会长结石。


这种结石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实际上长期口臭、扁桃体发炎都与此有关。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解读为什么扁桃体会长结石,并教你护好这个特殊的器官。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黄东海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尹国平 免疫器官也会成为“病灶”扁桃体位于咽部两侧,因形似扁桃而得名。 它包括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的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位于口咽两侧三角形扁桃体窝内的腭扁桃体,以及位于舌根部的舌扁桃体。


我们常说的扁桃体一般指肉眼可见的腭扁桃体,张大嘴、伸出舌头就能看到。扁桃体含大量淋巴组织和细胞,是人体的免疫器官。 俗话说“病从口入”,因此,位于呼吸道、消化道之间的扁桃体相当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过滤器”,可捕获细菌和病毒。 通常在3~10岁,扁桃体有着最大免疫活性,战斗力最强; 随着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成熟,它的免疫作用慢慢退化,体积也开始萎缩变小; 成年后,扁桃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被骨髓、免疫细胞等取代,免疫功能就比较弱了。 扁桃体为什么会长结石?扁桃体的内部为淋巴组织,表面被鳞状上皮覆盖。这层鳞状上皮向扁桃体内部凹陷进去,形成扁桃体隐窝。


这些隐窝内的上皮和皮肤一样,会不断地脱落更新。 正常情况下,脱落的上皮连同积聚在此的食物残渣,会随着吞咽等动作被唾液冲刷掉,保持局部清洁与动态平衡。 当扁桃体有反复慢性炎症时,隐窝处的上皮会出现功能障碍,甚至瘢痕。 这样就无法及时有效地清理异物,积聚后进一步滋生细菌,甚至沉积钙磷等矿物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所谓的“结石”。 扁桃体结石里有什么? 扁桃体结石一般不太坚硬,易取出,且成分更多为扁桃体表面坏死脱落的上皮、食物残渣和混在其中的细菌,少量是局部沉积的钙、磷等矿物质。


所以,它通常呈黄白色豆渣样或米粒样,较松软;用力揉还能揉碎,揉碎后臭味更明显。 口臭就是典型症状扁桃体结石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臭,因为结石中有厌氧菌感染;有些患者会闻到类似于蛋白质腐败的腥臭味。 严重时,还可观察到扁桃体上有白色东西附着。


另外,因为扁桃体结石继发于慢性扁桃体炎,因此会出现如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进一步引发身体炎症 扁桃体结石会造成局部细菌滋生,引起扁桃体的急性炎症,严重时会引发扁桃体脓肿。 而当脓肿突破扁桃体实质进入扁桃体周围间隙,就会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及颈部组织间隙的脓肿。


患者会因此出现发热、咽部剧痛、吞咽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 此外,长期积聚的坏死上皮及细菌,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引发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诱发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 发现扁桃体结石怎么办如果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患者可有咽部不适、口臭、扁桃体结石等。 扁桃体结石具体如何应对? 1. 日常应注意多漱口,通过含漱的方式帮助清理扁桃体隐窝内的异物。 2. 有部分患者扁桃体慢性炎症比较严重,单纯漱口无法有效清理坏死积聚组织,这时就应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铲除扁桃体结石形成的土壤。 因为此时的扁桃体已成为一个“病灶”,非但不会发挥其应有的免疫功能,反而可能诱发更多疾病,危害健康。▲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