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北捷运老妇逼让座:华人地区“优先席”冲突频发(组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5843
帖子
355844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图像来源,Internet 台北捷运近日再次发生“让座”冲突,一名年长妇人要求让座不果,就用手提袋攻击年轻乘客,随后年轻人用脚将其踹倒在对面的座位。 台湾屡屡爆出让座纠纷,今年7月立法院三读通过,将现行“博爱座”改为“优先席”,在原有长者、孕妇、行动不便者、携带幼童者的标志外,新增“其他有实际需要者”。 有长期关注博爱座议题的设计专家指出,台北捷运博爱座以深色强调识别效果,是“标签化”让座资格,容易激化矛盾。 台湾以外,两岸三地屡因谁应使用博爱座引发冲突。有文化学者对BBC中文分析,儒家思想强调尊老,但用博爱座要求民众“礼让老人”实际是把“儒家法家化”,违反了“让”的原意。 为让座问题动手、动刀、公审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近年台湾因博爱座发生争执,甚至伤人案件。最新一宗发生在本周一(9月29日),一名年长妇人乘搭台北捷运,要求一位坐在优先席的长发男乘客让座,遭对方拒绝后,妇人挥动随身提袋攻击男子膝盖,随后男子一脚将妇人踹至对面坐位。 事件激起社会广泛讨论,有人指出车厢内仍有其他空位,质疑为何妇人仍要求年轻人让座。亦有人表示,就算是老人先动手是错,但男子以牙还牙,一旦老人倒地受伤,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警方调閱监视器与票卡纪录确认冲突双方身分,各依社维法第87条“互殴者”通知到案,可处1.8万元罚锾。 过去台北捷运多次因让座发生纠纷。2021年11月有男子乘搭台北捷运时,要求博爱座的年轻乘客让座,并拿出剪刀刺向对方;翌年该男子再拿着剪刀朝坐在博爱座的男子攻击,最终因伤害案被判刑8个月。 2023年,一名男子在搭乘捷运时不满博爱座上的乘客没有让座,拿纸袋挥击对方的脸部,更直接用屁股坐在对方腿上。 同年,作家李昂在搭乘台北捷运时,因身体不适向博爱座上的三位年轻人要求让座未果,她在社交媒体公开经历,并一度贴出相关年轻人的相片,被质疑是在网络“公审”学生。 谁有资格坐?标签化设计激化矛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台北捷运一般座位是浅蓝色,优先席为深蓝色,视觉上有明显的识别效果 在台湾推广通用设计逾18年的余虹仪向BBC中文表示,博爱座容易引起纠纷与设计有关。 她指出,台北捷运博爱座是深蓝色,与一般座位浅蓝色明显有别,带来一种识别效果,坐在博爱座的人或周边的乘客,都会思考能不能坐在博爱座,“颜色的区分太明显了,明显到大家会去关注那个座位。” 她说在伦敦或日本的地铁系统,并不会用座位颜色去划分博爱座,只是在座位上加上博爱座的标志,减少标签和识别的心理压力。而台湾高铁、高雄捷运也没有用颜色去区分博爱座,“有需求的人,不管他外观是怎样,都有机会坐在博爱座上”。 其次,她认为捷运公司过去宣导使用博爱座时,强调要礼让给老弱妇孺,早年宣导更涉及旅客请勿占用,“请勿占用就摆明了,我预测你可能会占用,我宣导你不要占用。”她认为这种宣传手法加深博爱座非人人可坐的观念,令博爱座与“老弱妇孺”标签绑在一起。 余虹仪表示,当标签化坐在博爱座的“资格”,容易引起争论,也令乘客有心理压力,例如长者担心自己外观上不够“老”,会被其他人质疑;孕妇也可能担心肚子没有明显突起来。同时,也有人不想被认为是“弱势”,不想坐在博爱座。 她指出,现有台湾已迈入超高龄社会,博爱座数目早已不能满足需求,建议将捷运座位颜色统一,保留优先席的标志,在宣传“博爱座人人可坐,请记得让给有需要的人”以外,还要加上“不只明显的外观需求,生病的人等隐性需求也有乘坐需要”。 余虹仪分析,会否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关键是民众质素。她观察就算坐在浅蓝色一般座位,很多台湾人仍会让座。 改名能促进世代理解吗?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台北捷运文湖线 优先席(priority seat)起源于北欧国家,旨在照顾身障族群,希望他们能与一般人一样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台湾在1976年为纪念总统蒋中正逝世周年,在各线公车普设“博爱座”,希望民众搭车时能“发挥蒋公仁慈博爱精神”主动让座给老弱妇孺。 2013年台湾立法院通过《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大众运输工具应设置供“身心障碍者及老弱妇孺”优先乘坐的博爱座,比率不得低于总座位数15%,并视需要标示或播放提醒礼让座位警语。 对照其他国家设立优先席的制度,法国地铁的“优先席”不分颜色,亦明确订立使用权顺序。排序第一的是退伍或伤残士兵,其后是视障者、身心障碍劳工、站立困难的不适民众、孕妇、带4岁以下幼童者、没有明确站立困难的不适民众、持有站立困难卡者。而75岁以上的长者则排最尾。 台湾立法院近年因博爱座争议推动修法,立法院今年7月通过将现行“博爱座”改为“优先席”。 时任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博爱座的设置本意为让有需求者优先使用,强调未来将加强意识宣导,让大众理解各年龄层皆面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隐形障碍与需求,盼促进世代理解与互助。 余虹仪认为,博爱座改为优先席,更符合英文priority seat的原意,优先席就是让有需要的人可以无负担坐下,即使单凭外表看不出有需要。 “年轻人也会有生理不舒服的时候,可能长裤底下就是义肢,某个器官是人工的,或者有甚么疾病,连这块的宣导也要做,因为太多民众没有想到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 敬老精神“儒家法家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在华人社会,孝道和尊老被视为美德。两岸三地均有为优先席(香港称“关爱座”、中国大陆称“爱心专座”)使用权爆发争议。 今年4月,香港地铁车厢有年长妇人要求一名少女让座被拒,随后妇人向少女比出不雅手势并斥责“你不是香港人啊!你没有家教”。不少网民形容“关爱座”变成“批斗座”。 中国大陆部分地铁系统,也有广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给有需要人士让座”,但仍因让座问题经常发生争执,去年北京地铁一名老伯因为未获让座情绪激动,出手捂住女乘客的嘴,又用拐杖袭击其腿部。 中国媒体形容,近年屡有让座问题产生的冲突,有老人以强行坐到别人腿上的方式来“抢座”,也有女子在地铁上自称“老师”,强行要求乘客给自己的孩子让座,还有年轻人未让座给老人遭掌掴及言语辱骂。 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白品键向BBC中文表示,儒家希望社会整体和谐,用礼来相亲相爱,但并不是无条件敬老,而是从亲近之人开始。他引述《论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希望老人可以得到安顿,也希望所有年轻人得到保护,两者是并列。 他表示,先秦儒家提出“上敬老则下益孝”,“敬老”更多是对统治者的要求,让老百姓觉得长者是值得尊敬,然后回家孝敬自己的父母。 回顾这次争议,他认为政府设立博爱座想民众礼让老人,实际是“把儒家法家化”,使用博爱座变成一种按身份和年龄规定,只是表面用儒家思想做包装,“不是基于情感、尊敬,而是基于身份地位,这种身份地位是很纯的法家(精神)”。 白品键指出,博爱座是为了秩序而来,不是为和谐而来。“设置这个位置,博爱座好像变成了只有老人可以坐的专位,这种思维完全是违反原本‘让’的样貌。”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