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职位挂一个月还在招
“选择一份你热爱的工作,你将一生都不用工作”,这句老话听起来很美好,但对于很多澳洲人来说,最近连“找到任何一份工作”的第一步都成了最大难关。
28岁的墨尔本女生Evie Jackson,已经连续半年多疯狂投简历,却依然颗粒无收。
她在TikTok发视频抱怨:“有没有人跟我一样,不停申请工作却一点回音都没有?”
Evie说,自己在读书期间,为了找一份兼职或临时工,申请了上百个岗位,但结果“简直不可能”。
朋友告诉她:“你知道吧,很多招聘信息根本是假的,公司只是为了好看。”
她开始研究这个现象,发现这背后竟有一个名字——“幽灵职位(ghost job)”。
所谓幽灵职位,就是公司明明没有打算招人,却发出看似真实的招聘广告。
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为了让公司看起来“蒸蒸日上”,有人认为是为了收集市场信息和简历,还有的纯粹是企业内部KPI的一环。
更让人沮丧的是,美国ResumeBuilder.com的一份调查显示,40%的招聘经理承认,自己所在公司在过去一年发布过虚假招聘广告。
26%的公司在一年内发过1到3个假职位,19%发过5个,另有19%发过10个,更夸张的是,13%的公司一年发75个以上的假职位。
Evie说,判断一个职位是不是“幽灵”的方法之一,就是看它挂网的时间。
“超过30天还不下架的,我就会怀疑。”她曾收到某连锁餐饮品牌同一个岗位的至少10次招聘通知,“这工作广告一直挂着,要么是假的,要么这公司太烂没人想去。”
按澳洲消费者法,发布误导性招聘广告,最高可罚110万澳元,但Evie觉得,很多公司显然不怕这个风险。她甚至遇到过面试后一片沉寂,连一封拒信都没有,“对求职者一点尊重都没有”。
更让她无奈的是,虽然网上职位看起来很多,但你永远只是屏幕上的一串文字,“如果他们能见到我本人,也许会发现我就是个正常靠谱的人,但线上很难让人眼前一亮。”
她笑称,可能要回到老派的方式——“夹着简历亲自去递,虽然很痛苦,但也许更有效。”
她的视频引发了大量共鸣,很多人留言说自己也有同样的经历。“虽然这说明问题很普遍,但至少让我知道不是我一个人。”
找工作不易,找真工作更难。面对可能是“幽灵”的招聘信息,你会选择继续海投,还是换一种更直接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