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56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超市热卖食品被点名!吃进癌症和微塑料?这5类食品最好别吃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3146
帖子
353147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17: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早已知晓,所谓的“超加工食品”——那些与天然、原始食材几乎毫无相似之处的食品——对健康极为不利。




日积月累地摄入这类食物,不仅会显著提高罹患多种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风险;在日常中,它们还会对大脑健康、情绪稳定以及体重管理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某些用以制造这些食品的成分与化学物质,一旦长期摄入,已被明确证实与严重健康问题存在关联。因此,从日常饮食中主动避开这类食物及其添加剂,是维护健康的一项基本举措。

加工肉制品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级致癌物,即“已知会致癌”的食品。这类食品包括香肠、腊肠、火腿和培根等。科学证据越来越清晰地表明,用于腌制和防腐的硝酸盐对消化系统的黏膜具有破坏作用,长此以往会显著增加罹患结直肠癌、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癌症的风险。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存在严重健康隐患的加工肉制品,仍频繁出现在澳洲超市货架上,并作为新潮零食被大肆宣传。在年轻群体中,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一个简单有效的做法就是尽量减少此类食品的摄入,在配料表中,它们通常注明为添加剂249至252号。

“减糖”代餐食品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早在四五十年前,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即添加剂951)被大量应用于以减糖为卖点的软饮料和包装食品。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市面上涌现出种类繁多的甜味剂,包括天然的和人工的,广泛出现在饮料、酸奶、甜品和零食中。

虽然现有科学研究尚未完全证实某些甜味剂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但食品业近年来开始转向植物性天然替代品,如甜菊糖等,已隐约表明人们对人工甜味剂的警惕也在增强。顺应这一趋势,我们也应更倾向于选择天然替代品,或减少对各类含代糖加工食品的依赖。

预包装速食米饭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许多人认为速食米饭和快煮意面是既方便又健康的快捷餐选项。然而,如果你习惯直接将包装里的即食米饭加热食用,很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了“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极小的塑料颗粒,可积聚于人体组织中——包括肺部。这些颗粒被认为可能干扰肠道菌群,并影响激素系统平衡。昆士兰大学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每100克即食米中,人均可摄入约3至4毫克的微塑料,而在某些即熟米饭中,每次摄入甚至可高达13毫克。按照推算,澳洲人每年通过瓶装水、塑料包装的速冻食品及米饭等食物大约摄入1克微塑料。

减少这类危害的方法很简单,如清洗米饭、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加热食品,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简单方法。

商业糕点与速冻点心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反式脂肪是食品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已被证实对心血管极具危害。目前澳洲并未强制要求食品包装标明反式脂肪的含量,这也意味着我们在不自觉中可能摄入大量这种有害脂肪。

例如,若你习惯食用超市售卖的批量生产的派类或香肠卷点心,它们很可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此外,甜甜圈、糖霜蛋糕等传统烘焙产品也常含反式脂肪。如果你在成分列表中看到“人造黄油”或“植物起酥油”等字眼,且未特别注明“无反式脂肪”,很有可能就意味着该产品中含有此类有害脂肪。

各类调味零食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味精,即添加剂621号,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成分——有人认为它以谷氨酸的形式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中,如芝士、番茄和酱油,因此无害。但让人担忧的是,味精往往以“调味剂”的身份出现在方便面、薯片、饼干等零食中,其作用是模拟出牛肉、芝士、鸡肉等“浓郁风味”,从而诱发我们过量食用。

这也许正是为何我们常常“一口气吃完整袋玉米饼”的原因。这些零食本身营养价值不高,却因味觉刺激性大,极易引发“上瘾式”食欲。因此,尽管自然食材中存在天然谷氨酸,但对于人为添加的味精,我们仍应高度警惕,尤其在食用加工零食时,尽量主动避开含有调味增强剂的产品。

从控糖到远离致癌物,从减少微塑料暴露到警惕反式脂肪,我们每日的饮食里潜藏着诸多风险;但幸运的是,这些隐患都有明确可行的应对方式。坚持选择天然、少加工、少包装的食物,是迈向持久健康的一步。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