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武大图书馆案反转了!
肖同学无罪,撤销所有处分。为了澄清真相,武汉大学发了一个很长很长的通报。对这份通报,队长给大家总结一下,主要有四大要点:
第一是,肖同学无罪,不存在猥亵。武汉大学针对肖同学的处分,全部撤销。
第二是,杨某媛的论文,没有抄袭,没有造假,只是格式存在不规范,但内容符合要求,维持对杨某媛的硕士学位授予。
第三是,对武汉大学相关老师,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或者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或者检讨处分。
第四呢,澄清了一部分谣言。比如杨某媛论文抄袭,杨某媛舅舅是武大院士,肖同学学业中断,因肖同学被网暴,导致其“爷爷去世”、“外公成植物人”等,全部都是谣言。
肖同学虽然遭遇了网暴,但没有中途辍学,而是继续完成了学业。
基本上,这个通报就结束了。可在队长看来,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对肖同学来说,他经历了铺天盖地的网暴。在这个网暴之下呢?肖同学在学校的名声也臭了。这必然对肖同学造成一定的社交障碍与精神损失。杨某媛呢,属于是诬告。
那诬告有没有罪呢?显然,既然肖同学无罪,那么,杨某媛的诬告罪就是100%成立的。可杨某媛为此付出代价了吗?至少从目前来讲,没有承受任何代价。杨某媛的硕士学位得以保留,她本人还在香港浸会大学读博士。一个肆意诬告他人的罪犯,有着光明的前途,并且,无需为此承担任何代价。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
另外,武汉大学是否要对肖同学所承受的诬告,付出代价呢?因为客观上来讲,在法院没有给出任何判决的时候,武汉大学却擅作主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肖同学进行处分。这种处分,等于变相判定肖同学有罪。在某种程度上,武大变成了杨某媛的帮凶。做出这一错误决断的老师,只是被警告就够了吗?是否要对肖同学赔礼道歉呢?是否要赔偿名誉损失费呢?武汉大学纵容了诬告者,是不是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呢?
在这份通告里,对真相的客观描述,已经够多了。但它缺失了一部分内容,那就是诬告者的代价与被诬告者的赔偿。这两部分都没有。“武大图书馆性骚扰案”,为期两年,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肖同学呢?也因杨某媛的诬告和武大错误的处分,背了两年“变态猥琐男”的大黑锅。可他得到任何补偿了吗?从通告来说,是没有任何体现的。杨某媛呢?也一样,把肖同学推进了舆论的臭水沟里,却不道歉,不赔偿,仍旧拥有光明的前途。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诬告他人,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呢?
大学是什么地方?是求真理,论公正的地方。可武大坚守真理了吗?坚守公正了吗?若是一个大学,在重大舆论事件中,轻易地被舆论所绑架。那大学之求真精神,何在?一个大学不求真,又怎么配得上一个“大”字呢?
同样是在舆论的漩涡之中,当姜萍网络封神,被推上数学的神坛时,无数网友呼吁,浙江大学特招入学。可浙大是怎么回应的?有实力,可以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考进来,但特招,不行。是不是天才?不是网友说了算,是实力说了算。就像肖同学,是否存在性骚扰?不是网友说了算,而是法院说了算。在法院没有做出判决之前,武大却被舆论裹挟,屈从于舆论判官。
这就是缺乏定力,既不求真,也不务实,流于表面。
为什么浙大就可以拒绝舆论绑架?这本身并不难,只是不同的学校,应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罢了。肖同学性骚扰案的反转,也给中国所有的大学上了一课。
网络判官代替不了法院,大学更应求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