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10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了不容易得脑梗的人,通常都有这3个习惯(图)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5477
帖子
355478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张叔昨天还在楼下下棋,今天突然说不出话、半边身子动不了,送医院查出是脑梗,现在还在 ICU 呢……” 这样的消息,在中老年人群里并不少见。脑梗,医学上叫 “脑梗塞”,就像脑血管突然被 “堵路”,大脑局部没了血液供应,短短几分钟就能损伤神经细胞。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里的 “狠角色”,它有着 “四高” 标签 ——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每年有无数老人因脑梗住院,有人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从此瘫痪在床、无法说话,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更有人没能挺过危险期,永远离开家人。


其实脑梗不是 “突然降临” 的,它更像长期不良习惯埋下的 “定时炸弹”。而那些能躲过脑梗威胁的老人,往往在生活中坚持了几个简单却关键的习惯。今天就把这些 “护脑秘诀” 讲清楚,中老年人和家里有老人的,都该好好看看。 一、先搞懂:脑梗为啥专找中老年人?脑梗的 “导火索”,大多和血管老化、血液变 “脏” 有关。人到中年后,血管弹性慢慢下降,就像用久的水管会生锈;如果再加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也就是 “三高”),血液里的脂肪、糖分容易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 “斑块”。这些斑块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流动,堵在脑血管里 —— 脑梗就来了。 更危险的是,很多人觉得 “身体没不舒服就没事”,忽视了早期信号。其实脑梗发作前,可能会有 “预警”:比如突然头晕、看东西模糊,或者手脚发麻、说话含糊不清,这些症状哪怕只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是脑梗的 “前兆”,一定要立刻去医院。 二、远离脑梗的 3 个 “日常习惯”,比吃药还管用比起发病后治疗,预防脑梗才是关键。那些很少得脑梗的老人,都在坚持这 3 个习惯,简单易操作,却能帮血管 “减负担”。 1. 把 “三高” 管牢,就是给血管 “上保险”“三高” 是脑梗的 “头号帮凶”:高血压会把血管 “撑” 得越来越脆,容易破裂;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让斑块更容易附着;高血脂则会让血液变 “稠”,流动变慢。想要防脑梗,先得把这三个指标 “踩住刹车”。


怎么管?从吃饭和体检两方面入手: 吃对饭:少 “油糖咸”,多 “鲜粗杂”很多老人喜欢吃油炸食品、腌制咸菜,或者觉得 “年纪大了要补营养”,顿顿离不开红烧肉 —— 这些都会让 “三高” 飙升。其实日常饮食越清淡越健康:多吃新鲜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西兰花),每天保证半斤;水果选低糖的,比如苹果、梨、蓝莓;主食别只吃白米饭,加点燕麦、玉米、红薯等全谷物,它们含有的膳食纤维能帮着降血脂、稳血糖。 记住一个原则:少吃 “看不见的糖和油”,比如糕点、甜饮料、加工肉(香肠、培根),这些比炒菜放的油盐更伤血管。 定期查:半年一次 “血管体检”很多老人觉得 “没症状就不用查”,等到头晕了才去医院,往往已经晚了。建议 50 岁以上的人,哪怕身体没不舒服,也要每半年查一次血压、血糖、血脂;如果已经有 “三高”,最好每 3 个月复查一次,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或饮食。把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管就不容易出问题。 2. 每天动一动,让血液 “跑起来”久坐不动的人,血管里的血液容易 “瘀滞”,就像不流动的水会变浑浊。而规律运动能让心脏跳动更有力,促进血液循环,帮血管 “冲掉” 多余的脂肪和糖分,还能控制体重 —— 肥胖也是脑梗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老年人运动,记住 “适度、安全”: 选对项目:散步、太极最适合不用追求 “高强度”,像每天早上或傍晚散步 30 分钟,速度以 “能说话但不喘气” 为宜;或者打打太极拳、做做八段锦,动作缓慢柔和,能活动关节、放松身心,还不容易受伤。避免爬陡坡、快速跑等剧烈运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 抓准时间:避开 “危险时段”早上 6-10 点是血压的 “高峰期”,也是脑梗的高发时段,建议别太早出门运动;冬天天气冷,血管容易收缩,出门前先在室内热身 5 分钟,比如搓搓手、原地踏步,再慢慢出门。运动后别马上坐下,先慢走几分钟,让心率慢慢降下来。 3. 饭后别久坐,这个 “坏习惯” 最伤血管“饭后躺一躺,赛过活神仙”—— 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但其实饭后久坐,是给脑梗 “铺路”。刚吃完饭,身体里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如果立刻坐下或躺下,血液流动速度会变慢,多余的脂肪和糖分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时间长了就可能形成斑块。 饭后正确做法:动 10-20 分钟 饭后别马上坐下,可以起身慢慢走一走,比如在客厅里绕圈,或者帮着收拾碗筷、擦桌子,这些轻微的活动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帮助消化。记住别做弯腰、低头等剧烈动作,比如立刻拖地、擦窗户,以免增加腹部压力,影响血液流动。也别马上吃水果或喝浓茶,水果可以在饭后 1 小时吃,浓茶会影响铁的吸收,还可能刺激肠胃。


三、最后提醒:这些 “预警信号”,别当成 “小毛病”哪怕坚持了好习惯,也要警惕脑梗的 “早期信号”。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哪怕只持续几分钟,也要立刻拨打 120: 突然头晕、天旋地转,站不稳;一侧手脚发麻、无力,拿东西掉地上,走路往一边歪;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听不懂,或者突然说不出话;一只眼睛看东西模糊,甚至暂时失明。脑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的 4.5 小时,越早送医院,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写在最后:预防脑梗,从来不是 “某一天的事”,而是 “每一天的事”没有谁能 “保证不患脑梗”,但坚持管牢 “三高”、规律运动、饭后不久坐这三个习惯,就能大大降低风险。对中老年人来说,健康的身体不是靠 “补药” 堆出来的,而是靠日常的每一口饭、每一次运动、每一个好习惯养出来的。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不妨把这些习惯告诉他们,陪着他们一起坚持;如果自己就是中老年人,从今天开始改变,还来得及。记住:远离脑梗,不是为了 “活多久”,而是为了能有质量地生活,能继续和家人聊天、下棋、逛公园 —— 这才是最重要的。#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