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2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补习] 中文?英文?去与留|双语教育之争(上)

[复制链接]

87

主题

272

金豆

9

积分

Lv1

Rank: 1

性别
保密
积分
9
金豆
272
鲜花
0
主题
87
帖子
87
注册时间
2018-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5:5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徐汇区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写在前面...

与香港相比,当今能从小接受英文教育而父母来自中国大陆的孩子,不过是新中国的第一代,低龄留学还远没有形成代代相传的传统。正因为如此,各种个体路径还都是以个体家庭孩子父母的思考判断决定为主导而生成的。目前这个以寻求孩子的最好教育和生存环境为目的的跨国境迁徙队伍越来越壮大,在这个队伍中的各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故事,若干年后,又是一段历史。我们身在其中的每个家庭,每个参与者都在经历历史,创造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做决定的父母们该怎样利用当今方便丰富的知识来冷静客观地思考,并作出科学理智的决定,是我写这篇文的目的。

我来讲讲我的故事:我和先生在北京出生、长大、接受本科教育并结婚。在先生给国营企业工作了五年后,我们选择远走美国自费读研,毕业后先在美国工作,后辗转于亚洲各地(北京,上海,新加坡和泰国曼谷)。儿子随我们一路迁徙长大,在北京上幼儿园,在新加坡和上海读小学初中,在英国私校住宿读中学,现在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本科。孩子一岁时在北京,我们担心英文环境不够,基本是爸爸只和儿子说英语,幼儿园也是英语的蒙特梭利,以后不管在哪个国家,都是就读英语的国际学校。为什么一路支持孩子把英语当唯一的母语学,其实还主要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识的选择:我们不想让孩子听我们已不再相信的故事,也不想让孩子从小在葫芦娃的打杀之中成长。我们也做了点书本上的科学探索,以浅学的多语种环境中孩子成长的理论和允许孩子自然快乐成长的信念作为支撑,走自己养育孩子的路。

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讲我们的故事,但今天只讲一下我们在孩子中文教育上做的选择和结果。


年轻全职妈妈的挣扎,因为不懂;
有机会享受生活真好,因为有了选择。

孩子一岁时我们从美国回到北京,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过渡,最大问题就是找人照顾孩子,我好马上去上班。那时我们双方的父母身体很不好,都经常住院。感谢我的大姐担当了日常照顾我儿子的任务。

在北京我和先生在同一个公司工作,我们每周晚上不和儿子在一起时,都是工作到晚上办公室所在的大楼电梯关闭的时间。我记得我回国后第一次出差就没能在周三看到儿子,周五回到北京后又接着做别的事情,回到姐姐家已是一片漆黑的晚上,房门打开,早已等候的儿子拉着我的手直奔姐姐家可以看到小区大门的窗户...我一下明白了:姐姐大概是接到我的电话后,抱着儿子在窗前等我,直到看见我进大门...我那次真是抱着儿子泪如雨下。

还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手术,要住院十天,那时儿子刚刚三岁,已经开始上幼儿园。我就和家里人商量好,对儿子说,妈妈出差几天。手术顺利,医生允许我按时出院,当我办出院手续时,我接到了儿子幼儿园班主任老师的电话,确认了我是孩子的妈妈后,老师说:Daniel 今天一早来了学校就不高兴,躺在地板上,用毯子蒙住头说:我想我妈妈...我又是泪如雨下,从医院直奔幼儿园。由于手术的伤口在右边耳朵的后面还包着纱布,我就带了一块围巾在头上遮着纱布。等从教室接出儿子,儿子看着我,第一个动作是一手拉掉了我的围巾...


儿子四岁时,我们被公司派到了新加坡,我也从那时开始放慢了节奏,没有做任何全职的工作。儿子上了学前班以后,我有时间在离家不远的新加坡最繁华的大街乌节路上逛,开始养成习惯:泡咖啡店,吃甜点,看工作内容之外的英文报纸杂志。

因为工作变动,我们又被从新加坡派回上海,再经历给儿子找学校,然后是找房子。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决定住在上海浦西的国际学校区域内那时主要是老外为主的上海网球俱乐部和公寓,并在那个社区为儿子提供了8年持续稳定的成长环境,对儿子的学习和心理的成长,对我个人在性格上更趋向理性平静,对我们全家在生活方式上获得更有品质的过渡和转变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2004年到2009年那一段时期,网球公寓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上海的小联合国,俱乐部会所的总经理是英国人,会所餐厅的主厨是美国人,会所的网球主教练是澳大利亚人,我从来没想到在我四十不惑之时在小区的会所里学会了游泳,学会了打网球并开始欣赏国际网球比赛,也顺便开始对我儿子和先生之外的另一个男人着迷:费德勒!会所阅览室还有很多英文报纸杂志供会员和租户阅览。由于会所总经理夫人的一次邀请,我和先生开始参加会所一年四次的品酒美食晚会,一年一次的年度慈善晚会,在活动中与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中,在日常生活方式以及与国际友人交往的思维碰撞中,我们家庭的国际化十分深入,从表及里。在网球公寓的居住期间,我还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资产投资:买了网球公寓二期的一套单元公寓,从租户变成了业主。



讲孩子教育的选择,为啥要从全职妈妈和生活环境文化意识的变化讲起呢?

是的,凡事都有起因:我们这一代,出生在新中国,因为不难理解的原因,出国之前,见识少,对自己城市之外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思想状态都了解甚少。即使是出国学习,那个时代大部分自费留学生也都是从国内起飞,在国外学校附近的城市落地,然后就是挣扎着把学业拿下,挣扎着找工作,没有心情和时间旁顾、观察、思考,更别说试着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即使儿子在美国出生,我也从来就没有机会知道做了妈妈是否该在家多自己照顾孩子。因为从小到大,身边没有这样的参照榜样,从小被灌输的故事是刘胡兰,黄继光,雷锋,铁人王进喜,只有奉献,没有生活。因为不知道就没有比较,也就没有选择的可能和机会。 所以在我和先生有机会见识了外面的多彩世界,用英语的文献读出了世界不少大事都和我们最纯真的时代所学到的不一样时,我们非常坚定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该有怎样的文化和本领,去生活在哪一个世界。没有犹豫,一直到现在。


理智的选择很重要,父母怎么做?


我儿子的幼儿园是在北京开始的,我和先生选择幼儿园时最基本的看点是从选择幼儿园的表面环境开始,从和幼儿园老师的交谈开始。如果一个幼儿园连表面的干净整洁都做不到的话,那管理幼儿园的人是什么水平?如果一个幼儿园的内部布置能让小孩子感到亲切,那就过了我们的第一关。其次,是尝试和幼儿园的园长、老师、助教交谈,在交谈中对这些幼儿园的关键人物加以判断和考察,考察什么:

A.领导层的高度和宽度

B.任课老师的态度和情绪

这两项原则是我们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考察选择确定学校的关键点。

学校的领导层决定着学校的方向及老师的选择和管理,领导层也是人,我们都在企业做过,自己也有管理的小体验,如果做管理的人没有高度广度甚至是做人的大度,那我不会信任。

我们从新加坡搬到上海,没有旁顾地进了口碑一流的上海美国国际学校(SAS)。当时孩子一年级,入学后我几次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交流,都以那位老师“你儿子是班里最小的”为总结结束,这句话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有多方面引申可谈的话题,但那老师从来无意和我展开,我对此很不满意;我去约校长,更是谈不出所以,言语间还可听到他对我问到的任何一位老师都有一种防御性的保护:这老师很好,那老师来这学校比我还早...又怎样?这样一、两个回合和校长谈下来,我已下定决心去找别的选择。那时英国国际学校正在同一区域建校,派来做市场宣传的校长是一位言谈举止不能再得体的绅士,我听了他对英国国际学校的公开介绍以后,又反反复复和他单独约谈。我和先生当时还都不了解英语国家研究生以前的教育,我就从基础问题发问: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小孩子的教育?什么是英国的教育?而且,介绍全家都去谈。几圈谈下来以后,我们全家对这位校长有了信任和对教育的理解,那就行动,坚决地从美国国际学校转到了刚建好的英国国际学校(BISS)。



要不要一言不合就转校?

不要!家长遇事要理智和冷静对待,做出最明智决定。

我上面刚写了我们在上海美国国际学校待了一年就转学,怎么回头就说出这么一个题目?是啊,一个学校的经历咋能说明问题呢。听我往下说...

小孩子的成长中,有几个重要阶段,比如小学阶段,最好在一个稳定连续的环境中学习交友快乐成长。转到英国国际学校的第一年,我儿子非常快乐,遇到了学生时代的第一位男老师,年轻而且有激情。那位老师对那时仅6岁的小男生是一种点燃的作用,孩子几乎是每天回到家:Mr. Hight, Mr. Hight 说啥说啥地不停,说的时候,脸上放着光。可惜,第二年学校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学校的新老师中有刚从英国毕业的新手,儿子就赶上了这一位。那老师还有很重的方言口音,我可以想象年轻人刚离开本土大学,其本人自己在新的国家还有许多要适应,上课一定就是只能基本讲完要求的要点,至于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侧重点,那基本就是不可能。儿子明显地学习激情下降,如果我不是偶然发现孩子居然反常地上课说话被老师吼,我还没意识到新老师的上述问题。怎么办?我去找小学校长。小学校长听我说完,对我说:我自己也教课,我每周五会安排时间见一下Daniel, 再给他一些作业。这个建议后来其实也没起作用,因为孩子不明白为啥他要多做些作业,所以没啥兴趣,也没坚持多久。我和先生抓住这个机会和孩子谈了条件:上课要专心,要是再发现你上课说话,就要求老师把你和好朋友分开坐。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碰到对学校不满意的问题时,我的想法是找到源头,找校长谈,听校长的反应和建议,如果校长肯听家长的反应,然后有充满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法,我就会在同时做孩子的工作,双方配合,继续留下。因为没有完美的学校,而且完美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只有大的方向,没有统一的标尺。



等孩子快到了升中学阶段,我又坐不住了,因为中学会直接与升大学有关,BISS建校才几年,肯定不如老校有经验,怎么办?我又回到了那时号称已有近百年历史的SAS,经过标化考试拿到了录取通知后,我确是左看右看,犹豫不定:孩子在BISS五年已是太熟悉,最基本的是我喜欢看孩子和他那些朝夕相处了五年的小伙伴们穿着校服的整齐和彬彬有礼。那一阵没有决定的时期好难过,幸好有人告诉我说:BISS中学部来了一位剑桥毕业的校长!好吧,我要去会会受剑桥教育的英国精英。抱着这个想法,我带了不少本儿子的作业,如约去了这位校长的办公室。

我对新校长说:你能不能看看我儿子的作业,告诉我你对我儿子今后教育上的建议。那位校长把我儿子的作业一本一本地翻看,然后对我说:我会建议Daniel 的老师给孩子的作业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考试时也告诉Daniel 不用太在意考试开始部分的容易题目,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后面比较难的题目上。我对校长的建议非常满意,觉得他看到了我儿子的学习态度和内在水平,我已决意留下,但又把先生和校长约上再谈,需要综合先生的意见。

说实话,我其实是在两年之内两次申请SAS的中学部并都拿到了录取,但最后还是决定留在BISS。为什么?BISS中学校长的水平和态度让我们全家很信服。后来儿子在报考英国七橡树学校过程中,也是这位中学校长给了无私且非常专业的支持与帮助,感恩!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