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澳洲同城网 澳洲新闻 查看内容

热搜第一!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 65岁退休来了(图)

发布者: admin| 来自: 金融界

随着60后“婴儿潮”一代逐渐迎来退休年龄,“延迟退休”的话题是不是成为舆论焦点,今天#65岁或为延迟退休调整后最终结果#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专家称90后退休时间可能要延迟到七八十岁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姚洋表示,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帮助解决劳动力问题。比如,女性50岁就退休是不合适的,50岁的女性还很年轻,在一线城市,女性的预期寿命大概是90岁,也就是说广场舞要跳40年,这是个笑话。

姚洋认为,应该将女性退休年龄缓慢延长到60岁,男性也是如此,大家齐步走。现在重体力活儿很少,把女性退休年龄延长10岁,男性延长5岁,劳动力可能还是过剩。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现在五六十岁的老人都已经是可以退休了,而且是领到不错的养老金,但这个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未来年轻人比老人少了一半。未来的老人,肯定是要么你的养老金减半,要么你就是要延迟退休到七八十岁才可以。”

不过,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观点恰恰相反。在他看来,为了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但不能延迟退休反而是应该提早到50岁退休。他表示,现在问题出在了老年人不花钱,现在根本不是要延迟退休,推荐50岁退休,这批人手上握着大量财富,要让他们50-65岁还能“蹦跶”的时候花15年钱,年轻人95后伺候他们15年就有钱挣了。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上年底为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上年底为14.9%),老龄化趋势进一步逐渐加剧。

日前,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在《有识》栏目中表示,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年轻人口不足,会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同时,消费者数量相对增加,给养老金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因为工作人口减少,需要抚养的人口增多,现有的养老金体系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

对于中国来讲,在养老金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现在中国的退休人士的年龄在全球来讲是相对比较低的,特别是跟发达国家相比,美国退休年龄六十七岁,很多欧洲国家退休年龄也超过六十五岁。

2月1日,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已接近6万亿元,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是能够保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为应对养老金压力,美国、加拿大等几个国家正在走从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郑秉文认为,这是目前应对老龄化的最好模式,这个模式的本质是利用资本红利,可以填补已经消失的人口红利。

近年来,延迟退休一直是每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延迟退休的年龄节点、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如何推行,都与公众休戚相关。

临近2024年全国两会,这一话题将再次成为委员、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数年的讨论,在本年度似乎已经形成了相对确定的基本轮廓——近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此外,一位专家在相关会议上也表示,延迟退休可能会延到65岁,男女会趋于同龄。

早前,国务院总理李强曾表示:“延迟退休政策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年轻人不考虑养老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60年的43.7岁提升到2020年的77.93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对个人养老金问题,存在着代际差异。“由于改革转轨中的制度安排变化很多、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年轻人、毕业刚刚工作的人,其理性程度和他们测算的基础有很大差异。人并不都是理性的。养老金是一个未来的问题,有些人不怎么考虑,到中老年快退休的时候才有危机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面对中国养老保障问题,周小川说:“有人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时候,可以延长退休年龄,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缴纳比例。”

周小川在文中还回应:“虽然延长退休年龄是有空间的,但不是想延长多少年就延长多少年,这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产力,企业也会在成本上有所考虑。”

国外一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年龄,中国政府也在考虑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实施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保险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延迟退休可以使劳动者减少获取养老金的年限,从而减少基金的支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比18.70%,相比2010年,老龄人口上升5.44个百分点。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个人养老金激励不足

人社部数据显示,2023年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达到4030万人。

2023年,有调查报告显示,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员中只有1000万人左右完成了资金的存储,实际缴费人数仅为参加人数的30%左右,人均储存近2000多元,选择1.2万元定额缴费的人员比例低于10%。

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个人养老金的重要性。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测算养老金替代率问题时指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在即,65岁可能是调整后的最终结果。”

所谓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据此按照人口可工作40年测算,一位1995年后出生的个人,如果从现在开始加入个人养老金,并不间断地缴费至64岁 (缴费共计40年),从6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待遇,那么经过计算可以得到替代率大概为14.77%。

即该典型个体一个月收入为 8115元(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那么每月需要缴费487元,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为3%,相当于政府每月只减免了14.6元个人所得税,全年也只不过175.2元。因此,要想获得目标替代率,不仅上述典型个体的负担较轻,而且财政成本也微乎其微。

该研究评价:“如果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我们可以得到该典型个体的待遇水平为每月1199元(不对养老金待遇进行纳税),还是比较可观的。当然,如此低的财政补贴和投资回报率,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很难有足够的激励性。”

完善政策设计

而上述个体模式是按照65岁退休计算的,缴费年限与退休年龄与个人养老金的“获得感”关系密切。

延迟退休同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人口结构、就业市场和社保体系等多个方面,还需要多个部门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层面进行紧密配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王伟进近日撰文指出,鉴于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养老保险制度尚不成熟等因素,建议遵循“循序渐进、小步慢走”的国际通行做法,设定较长的改革推进期,每年延迟的幅度不宜过大。

他还建议:“考虑到我国男女不同性别间实际退休年龄差距较大,女性退休年龄偏早,与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教育水平上升较快、男女家庭分工日趋平等的发展趋势不一致,可研究逐步实现男女退休年龄趋同的可能。”

同样,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仍需一定的时间。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建议:“首先,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一方面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税收优惠,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的纳税抵扣,以及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增加制度弹性,研究开展税延养老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探索建立二三支柱账户转移机制,构建统一的转移接续平台,规范机构间转移信息交互标准,提高养老金制度的保障性和灵活性。”刘峰表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资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向记者表示:“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推荐用健康期望寿命来反映居民健康综合情况,因此,延迟退休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健康期望寿命之内。在2010年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数据中,中国人期望寿命为73.47岁,而健康期望寿命只有66岁。”

他建议,基于这些考虑,借鉴发达国家在延迟退休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如果职工自愿延迟退休,每推迟一年,至少应当增加其养老保险待遇5%—9%,以鼓励更多人自愿延迟退休,但不鼓励超过66岁健康期望寿命的自愿延迟”。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

热门文章

最新评论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