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澳洲同城网 澳洲新闻 查看内容

气愤!悉尼小学生遭20个校霸围攻!校方却这样回应...

发布者: admin| 来自: 辣妈帮

“被踩在地上吃午餐”

“门牙被撞掉”

“每天都在哭”

这可不是什么电影剧情

而是真实发生在

西南悉尼 Harrington Park 公立小学的

一连串校园霸凌事件。

从9岁男童Athron被20人围堵

到8岁学生遭殴打、头撞墙、牙齿碎裂

一桩桩、一件件

揭开了澳洲小学教育中令人心碎的现实


悉尼小学生的校园求生记

NO.01


在Harrington Park这所位于悉尼西南的公立小学里,藏着一些我们做妈妈最不愿面对的真相。

9岁的Athron曾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如今已经转学,但他心里的创伤至今未愈。在一次采访中,这个还未长大的男孩低声讲述了自己过去的噩梦。


他说,自己在幼儿园时,只是想和几个大孩子一起玩手球,却因为“不会玩”被拒绝。从那之后,噩梦便悄然降临。

每天放学,他都要面对“约20个学生”的围堵,他们年纪大多比他大。他被辱骂、被推搡,甚至被按在地上让他从地上吃饭——他的lunch box被踩翻,钱被抢走。


他说那段日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哭”,有时流鼻血、有时眼角淤青。他曾尝试向学校报告这些事,可他的话就像掉进深海里,没人回应。

他的妈妈Bec回忆,那段时间Athron总说自己不想去学校。她起初以为是普通的情绪波动,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孩子背上、腿上有淤青,脸颊上有划痕。她问孩子发生了什么,Athron却总说

“我只是跌倒了”。


直到后来,她才知道,这些伤痕是被踩、被打、被推搡造成的。他一直选择沉默,是因为怕“告状”会让自己遭到更严重的对待。

那年中期,她毅然决定把孩子转学,换了一个能给予心理支持的新环境。直到现在,Athron仍需要定期接受心理辅导。

而另一个妈妈Jessica所经历的,则更为沉重。她的儿子现在还在这所学校上学,从2021年起,就成了校园霸凌的长期受害者。她说:

自己的孩子几乎每天都会被打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厕所里被几个孩子按住头,狠狠撞向墙壁。他的牙齿因此被磕掉,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Jessica几乎每天都在给学校发邮件、打电话,可她得到的回应却冷漠得可怕。有人甚至建议她“给孩子吃药”,来“稳定情绪”。

她的儿子在一次自卫过程中反被责备,老师说他“反应过激”,可Jessica质问道:“如果他不还手,他会不会今天已经不在了?”


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的孩子变了,他原来是那么开朗,现在却每天躲在角落里哭,说自己想死。”她试图用所有办法为孩子争取保护,甚至一度写了50封求救信!可换来的,却是校方说

“将在20个工作日内处理”

她的无力、愤怒和心碎,透过每一个字都能感受到。她开始在社区倡议实施“一击制”——只要学生有严重霸凌行为,就立即开除或转学,不再姑息。


“像一拳法一样。对霸凌不再宽容。我的儿子活下来是幸运,但有些孩子,撑不过去。”

这两位妈妈,一个把孩子转走,一个还在奋战,她们所经历的,不是个例。在联邦政府设立的反霸凌快速审查系统中:

截至6月19日

已经有超过1100份

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实名提交

诉说着一个个沉重的故事

有学生在提交中说:“有时候,霸凌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正在毁掉另一个孩子的一生。”也有老师坦言:“我们不是心理医生,也不是危机干预员,却被放在没有资源的第一线。”


而我们做母亲的,更加明白——这些伤口不是一瓶药能治的,不是换个学校就能痊愈的。这是一代孩子的心理防线,正在被无视和拖延所摧毁。

教育部长Jason Clare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学校里感到安全。”可现实是,我们的孩子还在被踩在地上吃饭,还在角落里哭着说:“我不想活了。”

校园霸凌从未停止

NO.02


前段时间很多网络论坛上妈妈的聊天圈儿中,都会谈起孩子在学校受欺凌/遭排挤的话题。

有人认为“哪能有什么事?不跟我们玩了,我们再去找其他人玩啊”

也有妈妈会说“孩子之间出现小打小闹正是社交锻炼之时,让孩子自己去磨合”。


海有妈妈表示:“我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你儿子的抗压能力上,并试着教他,周围总会有一些刻薄的人,但他的工作是培养足够的自我价值,使其在未来不会对他造成太大影响。”

那么作为妈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此刻的情绪状态,同理孩子的感受。


注意:不要讲道理讲逻辑,不要说太多,更不要说对方孩子的不好!

妈妈们可以问问孩子心里是不是难过,认真倾听他想说的话,安静的陪着他待一会儿,让他的情绪得以流动。

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接纳,可以分享下我们生命中曾经“不被邀请”的故事。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近90万15岁以下的澳洲儿童

每六名儿童中就有一名

因贫困和其他因素

如不会英语或没有家庭用车

而在社会和经济上受到孤立


该报告之前由国家社会和经济模型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Modelling)编制,第三版报告得出结论认为,澳洲儿童的社会排斥现象自20年前首次测量以来有所恶化。

决定儿童社会排斥程度的指标不仅仅是贫困

但它仍然是一个主要指标

其他因素包括家庭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联系程度(如是否有家庭用车或家庭成员是否会说英语)以及可用的社区资源(包括是否靠近公园和公共游泳池)。

报告称:“悉尼西南区、墨尔本南区和西区、霍巴特和珀斯是儿童贫困最严重的地区;昆州、南澳和塔州则是儿童社会排斥风险较高的地区。”

报告发现,在全澳391个社区中,有884,569名15岁以下的儿童是最受社会排斥的20%人群。


其实想想咱们小时候这个年龄,也是要慢慢自己体会学习怎样和别人相处,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时候了。

孩子受点小小的挫折挺好,早知道早锻炼,这样大了也不会太脆弱,但辣妈还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会feel left out。

结语

当教育系统的冷漠

让孩子沉默、让妈妈崩溃

我们更需要勇敢发声

Charlotte的故事不该重演

Athron的眼泪不该白流

妈妈的坚持

也许就是改变的开始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

热门文章

最新评论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