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瑞银全球财富报告》(UBS Global Wealth Report)为外界理解澳洲人对“拥有一套房”的执念提供了最简洁的现实缩影,同时凸显了该国三大经济隐忧。 ![]()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报告分析了56个国家的关键金融数据,将金融资产(储蓄、股票)与实物资产(房产)相加并扣除债务,得出净资产排名。 以美元计算,澳洲在中位财富上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卢森堡(607,000美元),中位财富为411,000美元,较去年的387,176美元增长6%;平均财富则达到952,000美元,较去年增长17.8%,位居全球第五。 尽管如此,拥有至少1,550,000美元个人财富的百万富翁人数却从去年的193万略降至190万。 报告揭示了三大结构性问题: 第一,财富分化加剧——富人越来越富,而多数人难以“跑赢”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Reuben Finighan比较1984年与2024年的《富豪榜》数据发现,40年来澳洲最富有的200人财富增长速度是人均财富的7.7倍;投资人Alan Schwartz的研究则显示,这200名富豪的财富增长速度是人均收入的26倍。 ![]()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第二,房地产的“双刃剑”效应。 瑞银报告显示,澳洲平均和中位财富的增长主要来自房价上涨,目前全国房价中位数为844,000澳元,均价超过1,000,000澳元。 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持有的住宅总价值达109亿澳元。这对已置业者是利好,但对未上车者而言,住房可负担性危机正将首次购房年龄推迟,导致数十年的收入流向租金而非资产积累。在澳洲,要想积累财富,几乎必须拥有房产。 第三,高杠杆与资产结构单一。 澳洲人的债务水平在全球仅次于瑞士和瑞典,且财富严重依赖房地产。 瑞银指出,房产占到澳洲个人财富的53%,领先英国,并远高于多数市场;若加上养老金(Superannuation),这一比例高达74%。 现金与存款仅占总财富的约10%,为瑞士、新加坡、英国的一半。 如此集中的财富结构意味着,一旦房地产市场或全球经济(影响养老金投资)出现不利变化,四分之三的澳洲人都可能面临重大资产缩水。 政府理财平台MoneySmart建议,通过房产、股票、储蓄、养老金和基金等多元化配置可有效降低风险,但澳洲人长期偏好房产和养老金,习惯“坐享财富增值”。 这种模式在过去有其合理性,但在全球多元化趋势下,这种集中押注的“风险大象”正越长越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