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刺客 最近,Reddit上一则吐槽澳洲咖啡馆价格的帖子火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价格太贵”,而是……你根本不知道价格是多少! 没错,越来越多的澳洲咖啡馆和面包店开始故意不标明价格! ![]() 这则帖子最初发布在Reddit的r/Perth板块,内容直截了当:“现在咖啡馆和面包店不标价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普遍了?” ![]() 发帖人说,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而且不只是珀斯,全澳各地都有类似情况。 他举例说,现在去一些咖啡馆,橱窗里放着迷你falafel卷、小块千层面或肉派,但就是没有价格标签。 ![]() 你只能到柜台问,或者干脆等看到刷卡机上的金额时才知道。 发帖人直言:“我讨厌这种做法,感觉像是骗局一样,非常令人沮丧。” 根据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规定,商家确实没有法律义务一定要贴价格标签,但必须在顾客付款前清楚地告知价格。 也就是说,商家可以通过店内标示、线上平台、点餐App,或者口头告知价格,都是合法的方式。 ![]() 但即便是合法的,很多网友还是觉得“太烦人了”。 有人评论说:“这种行为简直是‘掠夺式销售’。你站在收银台前,价格比你预期高,又不好意思说不买了。” 另一位网友也表示:“我喜欢知道价格,这样我才好决定要不要买。现在这种做法让我很不舒服。” 还有人说:“都到了刷卡的那一刻才知道价格,想反悔都来不及了。这种方式真的很‘阴险’。” ![]() 很多人还分享了自己“被坑”的经历。 “我曾经为一杯咖啡和一块小蛋糕付了$23,完全震惊了!虽然付了钱,但我再也没去过那家店。” 还有网友说自己是如何应对这种情况的:“有一次我站在熟食柜另一边,大声喊了十次‘这个多少钱’,就为了让他们知道这样不行。” 甚至有人调侃说,自己现在去咖啡馆的原则是:“没有标价,不买!” ![]() 有网友分析,咖啡馆不标价,背后原因其实与通货膨胀和经营成本上涨有关。 现在很多店铺租金高、原料贵、人力成本涨,价格变动频繁,商家担心价格一旦贴出来,就要经常改标签,干脆不贴了。 不过也有人猜测:“如果未来通胀放缓,消费者对高价逐渐习惯了,估计价格标签就会慢慢回来了。” 也有人表示理解:“咖啡馆本来也很难做,涨价容易被骂,不标价还能‘悄悄’涨。” 但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希望透明。“我们不是不愿意花钱,只是不喜欢被蒙在鼓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