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澳洲同城网 综合新闻 查看内容

为什么车上本该有的东西,现在都要加钱?(组图)

发布者: admin| 来自: 爱范儿

近年来,「万物皆可订阅升级」的风潮,不仅吹到了汽车上,甚至越吹越大。 最近,特斯拉在其中国官网上线了专为焕新 Model 3 设计的「转向信号拨杆改装」服务,售价 2499 元。

这根几乎是所有汽车标配的拨杆,在特斯拉的「创新」之下,先被无情移除,再以选装件的形式高价回归。 与其说是「创新升级」,更像是把本来就该存在的基础人车交互界面先拿走,再卖给你一次。 苦了那些已经提车新版 Model 3 无转向拨杆版本的车主了,要么继续用按钮,要么单花 2499 元改装——爱范儿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特斯拉将在未来交付的 Model 3 上重新加上标配转向拨杆。 老车主,又被做局了。


转向拨杆之所以「本就该有」,不仅因为它符合驾驶者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也因为各国家地区的法规、标准一贯强调,车内控制件要「可识别、易触达」的常识要求。 而去掉转向拨杆之后,在处理环岛、连续变道等复杂路况时,方向盘在转动中,驾驶员很难凭直觉准确、迅速地找到那个按钮。想象一下,当你方向盘打满半圈,能否快速、精准确认,到底哪个是左,哪个是右? 这种为了极简、创新,而让渡了安全和便利性的设计,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如今,特斯拉官方「贴心」地推出了拨杆改装服务,这无异于承认了此前设计欠缺全局思考。 但修正这个「错误」的代价,却要由已经为整车买单的消费者来承担。 一个本应作为车辆基础安全部件出厂的零件,摇身一变成了价值 2499 元的「增值服务」。这究竟是技术的迭代,还是精明的「算计」?

特斯拉的这一做法,不禁令人联想起另外两则异曲同工的「骚操作」:宝马的「座椅加热订阅服务」,以及大众、梅赛德斯等品牌,提供付费解锁额外马力。 宝马的「座椅加热订阅服务」,在原车就附带了硬件功能的前提下,要求车主购车之后额外付费,才能点亮这一功能——舆论反弹后不得不宣布取消。 可算是把「先装硬件、后卖解锁」的增收思路,暴露得一清二楚。

宝马刚被骂得狗血淋头,搞不清楚情况的大众也来模仿:英国的 ID.3 车主想要「满血」动力,竟然需要每月额外支付 16.5 英镑,或一次性支付 649 英镑买断,才能把这辆车的 228 马力完全解锁。 更尴尬的还在后面:新款 ID.3 出厂注册的参数就是完整的 228 马力,而保险公司在进行保费评估的时候,会按照原厂注册马力来核算…… 也就是说,甭管车主是否额外付钱解锁性能,都已经成了大冤种: 不付钱,性能少,保费还高; 付了钱,就被大众割了韭菜…… 给人一种,整个车圈都是草台班子的感觉。

买个车本来不应该是件很复杂的事,但现在总感觉,车企在想方设法给车主做局。 如果说特斯拉是先减配再加价,那么宝马和大众则将「软件定义汽车」玩出了新的花样。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和接受,软件定义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通过 OTA 升级,车辆可以像手机一样常用常新,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车企希望通过软件服务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在商业逻辑上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技术创新的初衷应当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高的价值,而不是将本属于消费者的权益,进行拆分和二次售卖。 这些操作,「做局」的意味已经远远大于创新的成分。 它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对新商业模式的探索,试图在消费者身上「薅」到最后一根羊毛。 这种行为不仅会透支品牌在用户心中的信誉,更可能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在现有功能之外,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例如更智能的辅助驾驶功能、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生态等等。 而不是将那些早已成为行业惯例、用户习以为常的基础功能,从「所有权」变为「订阅权」。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

热门文章

最新评论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