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邦政府补贴即将取消,澳洲生活成本危机预计将在2026年初再次加剧。 澳储行(RBA)行长Michele Bullock在众议院经济常设委员会听证会上确认,未来电价将会上涨,此举将进一步加重千家万户的生活负担。 ![]() (图片来源:News) 今年7月,随着各州电力补贴政策到期,全国电价一举飙升13%。这意味着从明年1月开始,澳洲家庭的电费账单将全额自付。 自由党众议员Aaron Violi在听证会上质疑,当联邦补贴结束时,澳洲人是否必须支付更高电费。委员会副主席、自由党议员Simon Kennedy也质疑政府此前投入近70亿澳元用于压低电价是否真的有效。 对此,澳储行助理行长Sarah Hunter表示,尽管电力账单将完全由家庭承担,该因素已在通胀预测中考虑,因此不构成“通胀风险”。 “这并非未知变量,我们已经将其纳入预测,相当于是预期内的波动。” 澳洲家庭“无一幸免”,弱势群体受打击最严重 Bullock当天早些时候警告称,所有澳洲人都将面临持续性的物价上涨。虽然通胀率已经下降,但物价并不会回到疫情前水平。 “我们知道这几年高通胀导致各类商品全面涨价。如今尽管通胀明显回落,但整体价格水平不会回落。” 她表示,物价维持在高位将影响所有澳洲家庭,但低收入群体与弱势人群所受到的冲击最厉害。 “无论是还房贷、租房、经营生意,或只是维持基本生活,大家都受到了更高价格的影响。” Hunter也早前警示家庭消费者,物价“将永远不会回到疫情前”。 ![]() (图片来源:News) 她在一次金融行业会议表示:“生活成本已经永久性升高,以我每周在超市买的牛奶为例,现在价格比疫情前贵多了,汽油等日用品也是如此。” “我们都要逐渐适应这样的现实。每次出去买东西都能感受到那种‘被扎一下’的感觉。” 房价上涨“不是利率惹的祸”,住房供应才是关键 Bullock同时表示,近年来澳洲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并非利率水平问题,而是严重的住房供应不足。 独立议员Allegra Spender在听证会上指出,政府出台的新购房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推高房价,并提问房屋供需状况。 Bullock坦承:“没错,问题出在供应上。我们是否快达到供给目标?一切数据显示离得还远。” 她补充说,澳洲住房市场中的“人均使用情况”也在推高需求。 “住房需求不仅取决于新增家庭数量,还包括家庭规模。现在家庭规模变小,导致对住房的总需求也增大。” 助理行长Brad Jones则指出,虽然政府鼓励首次购房者入市,这确实拉高了需求,但整体影响有限。 “短期内,这可能会对房价形成小幅上行压力,但首次购房者目前仅占新增住房贷款的20%左右。” 他还援引财政部研究称,中长期来看,响应新增需求的住房供应将逐步增加,从而抵消房价涨幅压力。 澳储行总部翻新预算大涨近一倍 Bullock还证实,位于悉尼Martin Place的澳储行总部翻新工程成本大幅超支。 该座22层国际风格写字楼翻新工程最初预算为2.6亿澳元,目前已攀升至5亿澳元。 数字货币可望降低支付成本 在面对工党议员Matt Gregg的质询时,澳储行官员称,央行正在开发的数字货币项目,有助于降低支付系统费用。 Jones表示:“几乎所有主要央行都在探索这项技术。数字货币与资产代币化最大的好处是能大幅降低交易对手风险。” 他指出,缩短从交易达成到资金清算的时间,能减少对抵押品的时间占用,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这也有可能提升结算效率、为流动性不足的资产带来“流动性提升”。 特朗普“关税战”威胁有限,澳洲或有降息空间应对 Bullock还回应了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祭出高关税政策是否会拖累澳洲经济的疑问。 她认为:“全球贸易系统正发生显著变化,这个效应会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 Bullock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国家对特朗普的关税采取报复性措施,因此相关影响仍不明朗。 “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但这对澳洲意味着什么,目前还无法完全判断。” ![]() (图片来源:News) 尽管未来不排除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Bullock强调:“我们仍有充足的货币政策空间可应对,包括进一步降息的能力——这是疫情时不具备的优势。” 澳洲已降息三次,但影响要到2026年才会显现 Bullock最后确认,自2025年2月开始的降息周期,其真正影响将滞后12至18个月,于2026年才会在家庭感受层面真正体现。 截至目前,澳储行已在2月、5月和8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每次25个基点。 “我们认为利率调整的滞后期在12至18个月之间,不过关于信贷市场和房贷的初步反应已开始显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