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气候会议上发表演讲。这将是阿尔巴尼斯总理首次在这样的场合发言。 ![]() 阿尔巴尼斯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表演讲。 (AP: Yuki Iwamura ) 阿尔巴尼斯总理在演讲中大力着墨新的2035年气候目标,即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62%至70%的碳排放量。 他说: “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挑战的关键10年,也是抓住清洁能源带来的经济机遇的关键10年。我们都理解任务的规模和紧迫性。 我们都清楚无所作为的后果:对环境、对经济、对人民生活方式以及对子孙后代未来的影响。 澳大利亚人深知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和严重所造成的代价。气旋、洪水、丛林大火和干旱对我们的社区造成的破坏。 而澳大利亚知道,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我们都参与其中。 我们每个人都能传达给国民的一条关键信息是:现在还不算为时太晚。 如果我们现在采取行动,并怀着共同的目标前进,那么我们不仅能防范最坏的结果。 我们还能保护环境,为下一代建设一个更强大、更公平的经济。 这就是澳大利亚为这项任务带来的乐观与决心。 今天,我在此宣布澳大利亚下一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澳大利亚的2035年目标是以2005年为基准减排62%至70%。 这一目标雄心勃勃——重要的是,它是可以实现的。 它得到了我们气候变化局独立、科学建议的支持。 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我们将把当前的排放量减少一半...... 正如我们的传统资源推动了本地区的非凡经济转型,我们的可再生能源同样能够为印太地区不断增长的经济体带来新的繁荣。 我们的太平洋家人正在与我们合作,共同申办第3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我们希望带领世界一同应对气候变化。” 上周四(9月18日),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公布了2035年的目标。这个新目标构成了澳大利亚的国家自主贡献(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根据2015年签署的《巴黎协定》,政府必须每五年提交一次。 习近平宣布新减排目标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视讯演讲,宣布新减排目标。 (AP: Yuki Iwamura) 在稍早的视讯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在2035年前将碳污染水平从“峰值”降低7%至10%,并承诺在未来10年内,计划将风能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提升至2020年的六倍以上。同时,计划将非化石燃料在国内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升至30%以上。 这是中国首次承诺,不仅要停止碳排放的增长,还将在2035年前实际削减7%至10%的碳排放。考虑到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这一目标使中国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绝对全球领导者,意义重大。 习近平还未点名地提及美国背离《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行为。 他说:“绿色低碳转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尽管有些国家逆势而行,国际社会仍应坚持正确方向,保持坚定信心,坚定行动,不懈努力。” 周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抨击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并批评欧盟成员国和中国拥抱可再生能源技术。 特朗普下令华盛顿第二次退出已有10年历史的《巴黎协定》。该协定旨在通过各国气候计划防止全球气温升幅超过1.5摄氏度。美国是全球历史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也是当前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排放国。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Asia Society)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宣布令人失望。 “北京的承诺代表了一种谨慎的举措,延续了长期以来优先稳健、可预测决策的政治传统,但也掩盖了更为重要的经济现实,”他说。 但他指出,中国作为绿色技术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以及华盛顿退出清洁能源转型,可能推动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今年11月份,在巴西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气候峰会。 阿尔巴尼斯赞扬中国的2035年减排目标决定 阿尔巴尼斯总理稍早还在《纽约时报》“气候前行”(Climate Forward)活动上发表讲话,对中国2035年的气候目标做出了回应。 阿尔巴尼斯总理表示,他对中国首次作出的减排承诺表示欢迎。 “很高兴看到中国取得了进展,我们希望取得更多进展,”他说。 “我们希望看到他们做得更多,也希望看到新的燃煤电厂投入运营。这已经是向前迈出的一步。” 当被问及特朗普昨天在联合国发表讲话时对气候行动的攻击时,阿尔巴尼斯总理拒绝对这位美国总统进行“持续评论”。 新闻背景:各国承诺的减排目标 即将主办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巴西承诺到2035年将减排59%至67%,并加大打击森林砍伐的力度。 欧盟未能在周三峰会前就其新的联合国强制性气候目标达成一致,而是起草了一个可能会更改的临时目标提交,正按计划实现到2030年减排55%的目标,并称其2035年的减排目标将在66%至72%之间。 代表39个成员国的小岛屿国家联盟的帕劳宣布,到2035年将把排放量削减至2015年水平的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