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推出的全球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计划)正面临强烈反对,部分民众担忧该政策会挤占本土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就业市场中的空间。 ![]() (图片来源:ABC) 据悉,K字签证计划旨在吸引全球范围内科技领域的专业人才,申请人需满足18至45岁的年龄要求,且需持有知名院校颁发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 目前,该签证的有效期、申请费用及认可院校名单等细节尚未公布,但已于本周三正式开放申请。在中文社交平台微博上,与K字签证相关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多个话题页面浏览量达数千万次。 有微博用户评论称:“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麻烦就会没完没了。中国根本不需要这些本科生!K字签证完全没必要!” 中国头部民营招聘平台智联招聘(Zhaopin)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为55.5%。许多人担心,外籍人才的大量涌入会加剧国内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此前,外籍人士若想申请具有工作权限的中国签证,需先在华找到工作并获得录用通知。 而新推出的K字签证被认为为外籍人才在华工作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申请人无需再通过雇主担保即可申请。 ![]() (图片来源:ABC) 有微博用户质疑:“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每年找不到工作的理科毕业生,还不如这些外籍本科生?”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K字签证为优质年轻STEM人才来华工作开辟了便捷通道,有助于中国加快科技领域的研发与创新进程。 专家表示,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压力(包括就业岗位创造难题),部分民众对K字签证持反对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澳洲国立大学助理教授Lu Fengming向ABC表示:“他们担心外籍人才的涌入可能会损害本地居民的利益。” Lu指出,除就业焦虑外,中国的人口构成特点也加剧了反对声音。 “中国、日本、韩国等许多东亚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单一民族为核心的国家认同。因此,K字签证计划向所有符合条件者开放、不设种族限制的特点,难免会引发公众抵触。” 目前,中文社交平台上已出现大量针对外籍人士的种族主义言论和表情包,其中对印度籍人士的恶意言论尤为突出。 随着K字签证争议升级,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本周发文回应相关担忧。 文章指出:“尽管中国人力资源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研究显示,到2025年,中国重点制造业领域的人才缺口或接近3000万。” ![]() (图片来源:ABC) 根据政府文件,通信、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位列中国重点制造业名单之首。 文章还强调,K字签证面向的是来自知名高校或机构的年轻人才,并非传言中所说的“低素质劳动力”。“这类人才‘多多益善’,不会对国内就业市场造成冲击。” 北京独立经济学家、评论员Yu Fenghui表示,若管理得当,移民政策不仅不会对本土就业市场构成威胁,还能为中国创造新机遇。 “关键在于建立透明、公平的制度框架,确保政策实施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Lu认为,中国推出K字签证,旨在与美国争夺全球顶尖人才。他表示,该签证的推出时机并非偶然,而具体细节的缺失可能意味着政策出台时间略早于预期。 “此举最可能的原因,是为了反制特朗普政府近期的政策调整——美方已宣布对H-1B工作签证申请收取10万美元(约合15.11万澳元)费用。” Lu解释道,“从长远来看,中美竞争的核心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较量,而人才正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美国对外籍人才实施限制的背景下,中国推出针对性的人才签证,是合理的应对举措。” Lu还指出,中国正面临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结构性挑战:出生人口预计将逐年不可逆地下降。 ![]() Lu Fengming(图片来源:ABC)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为954万,总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因此,为弥补未来劳动力短缺,适度扩大高生产力移民的引进规模,已成为中国政府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 专家同时指出,尽管K字签证降低了申请门槛,但中国的移民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跟上步伐。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外籍从业者能否适应中国企业的工作文化与安排。 “对于长期在海外生活工作的人来说,接受中国企业的工作条件仍是一大挑战。” Lu表示,中国科技企业以“996”工作文化闻名,这种超长工作时长备受争议。 尽管政府已出台规定禁止该做法,但Lu表示,在IT、电动汽车等快速发展的行业,长时间工作仍是普遍现象。 他补充道,语言障碍也会给申请人带来挑战,尤其是那些计划在华创业的外籍人士。 Yu认为,考虑到中国的文化社会结构,以及与移民大国存在显著差异的法律体系,K字签证的推出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移民国家。 “中国希望成为对全球人才更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但这也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目前,中国的移民政策由新成立的国家移民管理局负责统筹。 Lu表示,该局工作人员在移民管理方面经验有限,政府仍在探索如何制定具体政策。 “尽管中国政府无需直接面对选民压力,但仍需应对来自舆论的间接压力。”Lu指出,“若公众反对声浪过大,该政策恐难以长期维持。” ABC已联系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寻求置评,但尚未获得回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