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投资者、政府和纳税人在本周收到了一次及时的警告——有报道称矿业巨头BHP与中国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陷入僵局,并出现了未经证实的暂停采购传言。 ![]() 铁矿石是澳洲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每年为国家带来超过1000亿澳元的收入。而澳洲超过80%的铁矿石销往中国,后者将这种金属矿物用于建设楼房、桥梁和道路。 最重要的是,BHP与中国的铁矿石定价谈判,可能会为包括Rio Tinto、Fortescue以及Hancock Prospecting在内的其他铁矿石出口商设定价格基准。 这一局势正受到联邦政府的密切关注,他们强调这并非是澳中贸易争端的重演。 本周,联邦财政部长Jim Chalmers致电BHP首席执行官Mike Henry,以更好地了解BHP与中矿资源集团之间的“商业谈判”。 ![]() 联邦财政部长Jim Chalmers(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澳洲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利益巨大,过去20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这一炼钢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BHP和Rio投资者,都因此收获了激增的股息。 澳洲税务局本周确认,Rio Tinto和BHP是2023-24年度最大的两家企业纳税人,分别贡献了63亿澳元和60亿澳元。 过去20年的矿业繁荣为联邦及各州政府,尤其是西澳,带来了巨额税收收入。这些收入被重新分配给选民,用于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和削减所得税。 ![]() (图片来源:网络) Westpac经济学家Pat Bustamante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的意外收入推动了政府支出的增长。 根据Bustamante的估算,过去20年间,矿业繁荣为澳人生活水平的提升贡献了超过50%的增幅。 然而,这一轮矿业繁荣正接近尾声。虽然铁矿石贸易的利润仍然可观,但超级繁荣不太可能重现。 即便BHP与中国的谈判僵局按照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期得到解决,澳洲的受益者也必须适应这一新的现实。 ![]() (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肯定的是,在BHP与中国买家围绕铁矿石定价的博弈中,铁矿石对华贸易短期内不太可能面临直接威胁。 澳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稳定的供应和地理位置,使其相较巴西以及西非铁矿石供应商,具备天然优势。 中国需要澳洲丰富且开采成本更低的资源。自从铁矿市场在2000年代初转变为卖方市场以来,中国曾多次在价格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 中国一直对全球铁矿石供应量低于其预期感到不满,而且价格始终相对较高,通常每吨超过100美元。 这对中国来说是陌生的局面。北京在科技、关键矿物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等多个全球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铁矿石并不在其掌控范围内。 ![]()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即便中国是在玩边缘政策游戏,且对峙很快化解,与BHP的紧张关系仍是一件大事。 中方与BHP的谈判不太可能是关于铁矿石的基础价格,因为基础价格最终由市场的供需决定,双方更可能争论的是定价机制。 由于BHP在2010年时由时任首席执行官Marius Kloppers改革铁矿石定价体系,澳洲从中国获得了巨额收入。2011年,铁矿石价格曾高达每吨170美元。 BHP所争取到的更高价格,直接从中国钢厂的口袋流入澳洲股东和政府的财政。 Kloppers迫使中国将全球铁矿石基准价格从年度合同价转变为其他模式,其他铁矿石企业也跟随采用了新体系。 ![]() BHP前CEOMarius Kloppers(图片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旧体系被称为离岸价(free onboard price),不包含运费成本。BHP转向按当天价格或现货价格计价,并将运费和保险成本计入其中。 这给澳洲铁矿石企业带来了相较巴西生产商的巨大竞争优势,因为从澳洲到中国的运费成本约为从巴西运送的三分之一。 在铁矿石价格为每吨100美元的情况下,从西澳的物流成本约为9美元(14澳元),而从巴西则约为23美元。 从西澳将铁矿石运至中国港口大约需要2周时间,而从巴西则需约6周。将运费计入基准现货铁矿石价格的做法,实际上为澳洲额外带来了至少数百亿澳元的收入。 BHP将竭尽全力捍卫现有的定价机制,以实现最大化回报。 ![]() (图片来源:网络) 从长期来看,中国还希望取消铁矿石及其他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方式,作为削弱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努力的一部分。 中国希望将大宗商品贸易改为以人民币计价,但BHP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 中国或许因即将投产的西非几内亚新建铁矿项目而感到底气十足。虽然Simandou矿要数年才能全面投产,但预计年产量可达1.2亿吨铁矿石。 这一产量不到澳洲每年出口9亿吨铁矿石的15%,但意味着市场供应将有所增加。澳联储的研究还显示,中国对澳洲铁矿石的需求可能已经达到峰值。 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消耗了2.96亿吨钢材,但澳储行预计,到2050年这一需求将下降80%,至5800万吨,原因是人口萎缩和住房建设减少。 需求减少、供应增加意味着铁矿石价格将下降。联邦财政部对铁矿石价格的假设非常保守,认为价格将降至每吨60美元,而BHP则认为短期内的自然价格底线在每吨80至100美元之间。 无论如何,昔日的巨额收益正接近尾声,澳洲人必须适应这一新的现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