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澳洲的工资盗窃案件数量翻倍增长——这是根据公平工作监察专员(Fair Work Ombudsman)最新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 ![]() 软件公司Reckon发布了这一报告,并详细列出了工资盗窃问题最严重的行业。数据显示,从2019-2020财年至2023-2024财年,澳洲共完成了对超过1.67万宗工资盗窃案的调查,其中有9401家企业(占比56%)被认定为违规。 ![]() (图片来源:九号台) 在此期间,违规企业向员工共偿还了超过17.6亿澳元,罚款额也大幅上涨。过去五个财年,公共管理与安全部门的工资违规率居全澳之首,每10万家企业中有932.3家不合规,仅该行业就向员工偿还了超过27万澳元。 住宿与餐饮服务业排名第二,但在两项指标上超过了公共管理与安全部门——员工求助申请(RFA)数量分别为11369份对比1390份,不合规企业数量则为2553家对比163家。 Reckon首席执行官Sam Allert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工资盗窃在澳洲依然是一个严重问题,过去五年完成了超过1.67万宗调查,发现超9400家企业违规。偿还给员工的17.6亿澳元,凸显了企业不合规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 (图片来源:九号台) 报告还指出,按每10万家企业的不合规数量计算,工资盗窃问题最严重的前十个行业依次为:行政与支持服务业(281.8)、其他服务业(221.2)、零售业(199.6)、电力、燃气、水及废弃物处理服务业(199.3)、运输、邮政及仓储业(198.2)、艺术与娱乐服务业(195.5)、制造业(179.8),以及采矿业(177.8)。 在违规企业的平均追回金额方面,采矿业位居首位,单家企业平均追回金额超过450万澳元,其次是公用事业服务业,平均追回金额超过250万澳元。 各州工资盗窃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存在差异,按相对比例计算,北领地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塔州、昆州、南澳、首都领地、维州、新州和西澳。 数据显示,大多数工资盗窃调查是由员工主动发起,而非雇主自报——不过,RFA并不必然代表存在薪酬差异。 Allert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审查薪资系统、及时了解行业相关法规、并迅速处理任何差异来保护自己。建立稳健的合规框架、持续投入培训并运用科技手段,不仅能避免不合规带来的高额代价,还能与员工建立高度信任,营造公平、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