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悉尼,护士、教师、兽医和砖瓦匠等职业人群若想购置房产,需耗时半个多世纪才能攒够首付。 ![]() (图片来源:RealEstate) 数据表明,悉尼房产中位价为160万澳元,上述职业的单身购房者若想攒够20%的首付,最长需52年。社工、心理学家和水管工同样需52年才能攒够首付;牙医和工程师的情况稍好,但也需长达42年。 Finder研究主管Graham Cooke表示,近期房价持续上涨,攒够20%首付竟需如此长时间,这一结果“令人震惊”。他指出,多数地区的房价涨幅已超过工资涨幅,潜在购房者难以跟上房价上涨的步伐。 “人们总觉得贷款利率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我们也频繁听到关于房价的讨论,但首付问题却很少被提及,”Cooke说道,“人们没意识到,如今要踏上房产阶梯的第一级,需要攒这么久的首付。而这第一级阶梯,还在不断升高。” Cooke提到,研究结果显示,蓝领工人在购房方面的处境相对更优。他解释道,技术工人学徒期就能获得收入,因此可以更早开始攒钱;而白领往往要等大学毕业后,收入才会超过最低工资标准,攒钱起步更晚。 ![]() (图片来源:RealEstate) 同时Cooke也强调,该研究计算的是单身收入人群攒够首付的时间。尽管这并非多数购房者的真实情况,但足以说明悉尼房产市场对单身人士而言,已变得“遥不可及,令人担忧”。 他补充道,“作为单身收入者,要想买房,收入必须相当可观才行。”对于联邦政府扩大“首次购房担保计划”(First Home Guarantee Scheme)的举措,Cooke认为这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新购房者的市场准入问题。 今年8月该计划宣布扩大时,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表示,此举旨在“帮助更多澳洲人更快拥有自己的住房,同时为他们节省开支”。 如今,该计划允许首次购房者仅支付5%的首付即可购房,但Cooke指出,这实际上可能让购房者陷入更糟糕的财务困境。 “首付确实能得到补贴,但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贷款额度,”他说。Your Future Strategy董事总经理Gareth Croy也认同这一观点,他表示该计划正将首次购房者推向“巨额房贷”的漩涡。 “一旦背上这么大的房贷,就几乎没有额外的借贷能力了,”他解释道,“就算买了房,之后也不太可能再有资金进行再投资。” ![]() 目前,首次购房者关注的热门房产类型包括悉尼外西区的四卧两卫独立屋,以及内西区的联排别墅。近期成交数据显示,这类房产的售价普遍在悉尼独立屋中位价(160.2万澳元)上下。 Croy认为,该计划存在一大风险:它可能导致市场需求超出承载能力。“如果房产供应短缺,那么这一计划最终只会推动房价上涨,而非帮助更多人买到房。” 正因如此,单身母亲Kate Heussler选择在该计划生效前购房,以避免房价进一步上涨和背负巨额房贷。Heussler表示,她意识到如果当时不入手,后续的房贷额度只会更高。 “虽然我本可以申请到更高额度的贷款,但我不想作为首次购房者,就背负百万澳元的房贷。如果当时没买到房,未来五年我可能就彻底被挤出房产市场了。” ![]() (图片来源:RealEstate) 为了买房,Heussler在抚养女儿的同时,攒了近十年的钱,最终在悉尼北部海滩(Northern Beaches)购置了一套一居室公寓。她表示,当自己开始学习理财和投资知识后,“一切都变了”。 “我把赚来的钱优先用在房租、杂物和育儿等生活必需品上,我租了一套很小但价格实惠的公寓。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愿意过低于自身收入水平的生活,这才让我有了今天的结果。” Heussler回忆道,想要进入竞争激烈的悉尼房产市场,过程十分艰难。“我必须彻底放下自尊心,承认自己无法与双收入家庭竞争,我拼不过那些有父母支持、甚至由父母代买的人,也比不过拥有家族财富的人——每次看房,我都能感受到这种差距。” 她表示,在最艰难的时期,自己只能“咬牙坚持”。 “有两个月时间,我不停出价,但每次都因为别人出更高的价格而失败,那段时间我真的很沮丧,”Heussler说道,“但很快,我就遇到了合适的房子,时机也刚刚好,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