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ttitach Singchart和Patcharawan Sophui至今仍无法理解,为何年仅15周的女儿Nanicha会在托儿中心不幸去世。 ![]() (图片来源:ABC) 这起悲剧发生在2022年1月,地点是位于维州Robinvale一处家庭日托中心。当时Nanicha被放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婴儿摇椅里睡觉,最终酿成悲剧。 这一事件是ABC在一项调查中披露,该调查揭露了托儿行业监管执法公示与实际违规严重性之间的巨大落差。 据悉,导致Nanicha死亡的这家托育机构,由当地人Aree Mulada非法运营。 Mulada本身具备托育资质,但她后来向调查人员表示,自己退出正规托育体系是因为“文书工作太繁琐”。 Sophui向ABC透露,她和伴侣此前并不知道Mulada是非法运营,一直以为监管机构会对该托育服务进行核查。 ![]() (图片来源:ABC) “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他们说她有执照。” 这对夫妇2015年从泰国移民到澳洲,Nanicha出生时,他们住在Swan Hill,最初很难找到托育机构,“所有托育机构都满位了。” 附近的Robinvale也没有太多选择——该镇有大量“临时人口”(流动工人),实际人口远超官方统计数量,导致更多人争抢当地仅有的三家主要托育机构名额。 2022年1月,当Mulada的托育机构有了空位后,这对夫妇便搬了过去。然而,女儿入园仅五天,就不幸离世。 对于Mulada在将Nanicha裹紧并放入摇椅后做了什么,这对夫妇至今充满疑问。 “她可能当时在照看其他婴儿,或者很多个婴儿……我们根本不知道。” 在Nanicha离世后,Mulada的非法托育机构仍继续运营了至少四个月。 去年,Mulada对“无许可运营托育服务”的两项指控认罪。但Nanicha的父母关于女儿死亡的唯一信息来源,是维州验尸官Sarah Gebert出具的一份15页报告。 报告中并未确定死亡原因,但指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婴儿在不安全睡眠环境中的脆弱性”。 Sophui和Singchart想知道:州政府机构为何允许无许可的家庭式托育机构运营?Mulada是否接受过充分的培训、具备相应资质?他们能否因这一损失获得赔偿? ![]() (图片来源:ABC) 在女儿入园前几天,他们曾参观过Mulada的家,确认环境是否安全,当时Mulada称自己已在Swan Hill从事托育工作10年。 Mulada不愿谈论Nanicha的死亡事件。公众也并未被告知她的非法托育机构中曾发生过婴儿死亡事件。 维州教育厅关于执法行动的公开声明,仅记录了Mulada两项罪名成立并被罚款1.8万澳元的信息。 事实上,关于Nanicha死亡及Mulada定罪的细节,都隐藏在ABC依据《信息自由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从教育厅获取的大量执法文件中。 ABC通过信息公开申请获取的文件,涉及过去一年中20多起执法行动,包括教育厅调查过程中向托育机构运营方发出的“说明理由通知”(show-cause notices)。 文件中记录的事件包括:孩子被拴在家具上以防乱跑;有案例中,保育员未经家长允许就将孩子带回家。并非所有“说明理由通知”最终都会导致运营方被处罚。 教育厅提供给ABC的数据显示,去年教育厅采取的绝大多数执法行动,都针对占行业主导地位的营利性托育机构。 去年教育厅发出的15份“说明理由通知”(要求运营方解释为何不应面临停职、吊销执照等处罚)中,有14份都发给了营利性机构。 由于这些文件仅涵盖去年的执法行动,且未包含针对个人的禁令,因此仅能反映这一问题频发的托育体系中的“冰山一角”。 自今年3月《四角方圆》(Four Corners)节目曝光该行业的漏洞以来,澳洲托育体系一直处于监管之下。 对文件的分析还显示,部分托育机构在被采取执法行动前,已运营数年却未公开质量评级——而质量评级本应向公众告知该机构是否达到最低法律标准。 以Wyndham Vale Montessori 为例,该机构自2021年11月开业以来,长期没有质量评级。2024年6月监管机构向其发出合规通知后,又过了一年才最终给出评级。今年7月,该机构被评为“符合国家托育质量标准”。 今年8月,在Joshua Dale Brown被指控性侵托育儿童的事件引发公愤后,维州政府宣布改革措施:新成立的监管机构将至少每12个月对托育机构重新评级一次。 今年6月,维州绿党在议会中要求政府公开更多文件,以全面揭示托育体系的漏洞,但政府至今未提供相关材料。 绿党领袖Ellen Sandell表示,Nanicha 的死亡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我们无法得知全貌,因为工党政府不仅不提供信息,还设置重重障碍,让公众难以了解破碎的托育体系中危机的严重程度。政府甚至无视议会命令,拒绝公开与托育体系相关的文件。” 国家儿童事务专员 Anne Hollonds 指出,近期媒体对托育行业漏洞的报道,暴露了该体系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家长难以获取必要信息,无法据此做出明智的托育选择。” 她表示,至少应向家长告知已核实的“可报告行为”信息,即便不透露具体违规细节。 同时,监管机构还应解决托育机构违规调查与国家评级体系重新评级之间的延迟问题,避免孩子陷入监管漏洞。 今年8月,部分大型托育机构的负责人也提出了类似诉求。 作为回应,维州政府承诺成立新的独立监管机构,并在网站上“全面公开”法律允许披露的执法行动信息。 但Sandell认为这还不够,她呼吁维州政府公开绿党要求的文件,让公众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 政府承诺,从下个月起,联邦政府的“Starting Blocks”网站(家长可查询托育机构信息)将显示违规行为和执法行动;新监管机构也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投入运作。 一名发言人表示,新监管机构“将采取行动,确保在每一项决策中,儿童安全都是首要考量因素”。 Singchart和Sophui记忆中的Nanicha是个安静的孩子。Sophui说,15周大的Nanicha已经有固定的喂养和睡眠时间表,“非常好照顾”。 这也是他们无法理解Mulada为何要将Nanicha裹紧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我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裹,因为她已经能活动、能翻身了。她在床上睡觉时,本来就很容易入睡。如果裹得太紧,她动不了、只能哭,可能会影响呼吸。” 澳洲“红鼻子”组织(Red Nose Australia)制定的婴儿安全睡眠行业标准指南指出,“仅对尚未会翻身的婴儿使用包裹式襁褓”;同时,婴儿应在平坦的表面入睡,而非摇椅。 作为Nanicha死亡调查的一部分,验尸官办公室开展的研究发现,过去约20年中,有10起4岁以下儿童在婴儿摇椅上死亡的案例,但仅能确定其中1例的死亡原因与摇椅设计有关。 Sophui表示,如今就连上班都会让她感到难过,因为大多数同事都有孩子。 她不希望其他父母经历他们的痛苦。“这件事已经让我们非常悲痛,我们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再发生在别人身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