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少签了一个名字,一个家庭损失了10,000澳元。起因是一名男子忘记在自己制作的遗嘱上签名,这一疏忽造成了昂贵的代价。 ![]() 法律专家警告,那些宣称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DIY遗嘱套件”,在现实中往往会让遗产处理变得更复杂、更昂贵。近年来,围绕遗嘱的法庭纠纷在不断增加。 ![]()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悉尼PB Ritz Lawyers的负责人Phillip Briffa表示,根据他的经验,“DIY遗嘱往往弊大于利,最初节省下来的钱,往往会在去世后被高昂的法律费用抵消甚至超过”。 “它们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很多人以为签了遗嘱就算‘完成手续’,但实际上,他们不知不觉给家人留下了一个复杂且昂贵的法律难题——而此时家人本该专注于悼念逝者。” Briffa指出,签署和见证不规范,是DIY遗嘱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根据新州《继承法》,遗嘱必须为书面文件,并由遗嘱人本人或在遗嘱人面前、依其指示由他人签署;签名必须在至少两名见证人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完成,并且至少两名见证人要在遗嘱人在场时签署遗嘱。 他说:“我经常看到遗嘱在签署时没有两名独立见证人同时在场,或者由遗嘱受益人充当见证人——这两种情况都会引发有效性问题,并增加费用。” 他提到一个案例:一份DIY遗嘱由两位见证人签了名,但遗嘱人本人却忘了签,只在文件上写了日期。最终,最高法院还是批准了遗嘱认证(即允许分配遗产的法院命令),但前提是完成了大量额外工作,这让遗嘱认证费用额外增加了约1万澳元。 ![]()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法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免除遗嘱的部分形式要求,甚至曾审理过“iPhone备忘录能否算作非正式遗嘱”的案例,但这通常会显著增加遗产处理的费用。 Briffa还指出,很多遗嘱人对哪些资产属于遗产并可写入遗嘱并不清楚。比如,养老金并不会自动纳入遗产,共有产权的房产也可能不在遗产范围内。 他曾遇到一个案例:遗嘱人试图将家庭信托持有的资产遗赠给遗嘱中指定的受益人,但遗赠失败,因为信托持有的财产并不属于遗产资产。 他说:“像‘我的房产’或‘我的财物’这样的日常用语可能含义不清。我见过一些家庭仅仅因为几句措辞含糊的话,就耗费数万澳元在法庭上争论逝者的真实意图。” Briffa还指出,DIY遗嘱通常无法妥善处理“数字资产,例如加密货币或社交媒体账户的访问权限”,也往往没有明确说明在特定遗赠完成后剩余资产(如银行余额、股票、车辆或家居用品)的分配方式。 他表示,通过简单遗嘱套件继承资产的受益人,通常会错失“可观的税务优惠”,因为套件并未包含复杂的遗产规划策略。 例如,一种名为“遗嘱信托”的法律结构,由受托人管理逝者资产并向受益人分配,能为受益人提供显著的税收优惠和资产保护,特别是对未成年子女或处境脆弱的人而言。 Briffa强调:“遗嘱是你最后一次保护所爱之人的机会,所以必须做好。” ![]()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 遗嘱纠纷正在增加:新州最高法院继承与遗嘱认证案卷在2020年登记了1171宗案件,而去年增加到1460宗。维州最高法院也报告称,2023至2024年间“遗嘱认证案件大量涌入”。 维州iWills Legal的首席律师Teresa Catalano,是当地认证的遗嘱与遗产法律专家。 她指出,DIY遗嘱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都无法获得遗嘱认证”——即法院确认遗嘱有效并允许执行遗产分配的命令。 Catalano表示:“法院需要确信遗嘱人知晓并认可文件内容,没有受到他人不当影响,并且具备必要的精神能力来立遗嘱。” “这些条件在此类文件中,通常不如正式签署、并有见证人,甚至在律师指导下完成的遗嘱那样明显。” 在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受虐案例中,有子女会影响认知能力衰退的父母立下对自己有利的遗嘱,“而这类DIY遗嘱在这类情况中也时有出现”。 Catalano还表示,DIY遗嘱套件无法帮助遗嘱人应对常见问题,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遗产执行人。 如果遗嘱人指定了多个子女作为执行人,而这些兄弟姐妹关系不和,可能会导致“几年都无法取得遗嘱认证,耗费大量金钱”,继承人也因此无法获得遗产,直到纠纷解决为止。 她还表示,她从未见过带有遗嘱信托结构的“DIY式”遗嘱。 这种结构不仅有税收优惠,Catalano认为它在遗嘱人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最大原因,是能为受益人提供资产保护。 例如,信托持有的资产在受益人离婚分割财产时,可能不会被法院视为婚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 Catalano提醒道:“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感情破裂,你就必须非常谨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