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澳洲同城网 澳洲新闻 查看内容

数名中国公民身亡!官方发布紧急警告,中国游客几乎已“攻占”全球

发布者: admin| 来自: 华人圈

今年国庆,海外旅游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热潮”。从巍峨的雪山到深邃的海底,中国游客的足迹几乎点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瑞士的山道上,小卡丁车排起了长龙;悉尼港的游船密密麻麻,几乎难以通行;非洲草原上,越野车一辆接一辆,络绎不绝。

有人在泰国的水下世界畅游,有人在南极的冰川间探险,还有人远赴帕劳,在海底世界留下排队合影的独特记忆。


整个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中文景区”,但在这份热闹背后,却也传来了令人揪心的消息。

在这个本应充满欢笑的假期里,中国驻澳洲领事馆证实了一个不幸的事实:多名中国游客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遭遇了不幸,有的遇难,有的失踪。

那些满怀期待踏上异国他乡的旅人,有的再也没有回来。

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博贡山被誉为“南半球的登山天堂”。海拔1986米,看似并不险峻,却以天气变化无常而著称。

国庆假期期间,两名年轻的中国女子在这里不幸遇难。

她们一个二十多岁,一个三十出头,本想征服一条风景如画的高山步道,却最终在距离避难小屋仅数百米的地方,因失温而失去了生命。


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她们紧紧依偎在一起,衣着单薄,周围没有任何防风措施。那几天,山上风雪交加,气温骤降至零下2.8度。

警方推测,她们至少被困了三天——而那救命的小屋,就在不到十分钟路程的地方。

有经验的登山者形容这片山地的气候如同陷阱一般。早上还是阳光明媚,中午就可能风起云涌,傍晚时分便已白雪皑皑。

暴风雪来临时,能见度极低,连一根雪杆都难以看清方向。“这里虽不是珠峰,也不是南极,但同样足以致命。”一位当地探险者如是说。


而这次死亡事件,更像是一次对风险的严重低估。没有卫星定位,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没有必要的安全装备,她们仅凭“勇气”,便踏入了风暴肆虐的山谷。

几乎与此同时,塔斯马尼亚的摇篮山也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四名中国游客——一对夫妻、他们的孩子和一位朋友——在国庆假期期间登上了马里昂观景台。


那是当地的热门景点,风光旖旎,看似并不危险。然而,那天天气突变,风雪骤起,气温急剧下降。

他们没有携带保暖衣物、地图或应急包,甚至连水都没有带。在半山腰上,他们彻底迷路了,只能靠彼此取暖熬过漫长的夜晚。

当救援队抵达时,一名女性游客已经不幸离世,其他三人因失温被紧急送往医院。

救援队员回忆,那一夜他们也困在暴雪中,只能与幸存者一起露宿雪地。“如果再晚来一个小时,可能四个人都救不回来了。”一名救援人员心有余悸地说。


这无疑是一次典型的“被低估的死亡”。看似温柔的山峦,看似平稳的路途,看似轻松的假期,却在毫无防备的瞬间吞噬了生命。

而在10月4日的马来西亚丝绸美人鱼岛,也发生了类似的悲剧。

25岁的于某和28岁的范某在度假村入住,准备拍摄日落、浮潜、欣赏海景。


下午4点半,他们穿着泳衣、背着小包,兴高采烈地走向海滩。监控录像记录下了他们笑容满面的瞬间,阳光正好,海风轻柔。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当晚6点,餐厅清点人数时发现他们缺席,却误以为他们“在房间休息”。

第二天中午,退房时间到了,人却不见了踪影,房间整洁如初,床铺未动。酒店这才报警。

警方随后发现,手机的最后信号出现在海域深处,一只耳机漂在市区,另一只则停在了海上。潜水员连日打捞,但由于海况恶劣,至今仍未找到他们的踪迹。


每年假期,总有人在极端天气中受困、在山路上失踪、在海中遇难……危险从来不是“意外”,而是从第一个“应该没事”的念头开始的。

如今的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硬核”旅行:有人挑战高山雪岭,有人穿越沙漠无人区。

我们在风景的边缘追求着“极限美感”,却忘了——旅行,绝不该以生命为代价。

最美的照片,不在山顶之巅,也不在海底深处,而是在你平安归家的那一刻。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

热门文章

最新评论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