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环球时报新媒体】; 《印度时报》28 日发表题为《不仅是加勒万,我们也需要赢得这 5 场战斗》的文章,文中称,40 多年前,印度在大多数社会和经济指标上与中国处于同等水平,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几乎使所有指标都迅速超过了印度,如今的中国更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章认为,面对这一情况,印度需要在国民收入、婴儿死亡率和预期寿命、教育和城市化、铁路和航空网络、工业能力 5 个方面努力作为,争取在几年后超越中国,打赢这 5 场 " 战争 "。 ![]() 在收入方面,印媒指出,1980 年,中国的 GDP 为 1910 亿美元,仅略高于印度的 1860 亿美元。由于中国人口多于印度,当时印度约有 40%的人处于富裕水平,印度人均年收入为 267 美元,而中国只有 195 美元。在中国经济改革后,情况迅速发生了变化。到 2018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 50 倍,达到 9771 美元,而印度的人均收入则较缓慢地增长到 2000 美元以上。至于 GDP,中国的 GDP 已经达到了 13.6 万亿美元,而印度只有 2.7 万亿美元。 ![]() ![]() 在城市化方面,印媒指出,与中国相比,印度在城市化方面是落后的。现在,中国有超过 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印度只有 35%。相比两国刚刚解放的时候,中国只有 12%的人口住在城市,而印度有 17%。而且,与中国相比,那时的印度拥有更多的工业中心。 ![]() 更好的铁路和航空网络 印媒称,交通是中国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1974 年,中国航班完成旅客运输量仅为 70 万人次,而印度有 300 万人次。如今,中国旅客全年飞行总次数大约是印度的四倍。在 2018 年,中国为 6.114 亿次,而印度为 1.64 亿次。 ![]() 健康的婴儿,更长的寿命 1969 年,印度的新生儿死亡率(IMR)很高。每出生 1000 名婴儿,就有 145 人死亡,当时中国的 IMR 为 84。从那时开始,印度通过在机构分娩和孕产妇保健方面的投资,将 IMR 大幅降低至 30,而中国的繁荣使其能够将其 IMR 降低至 7,这相当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美国 2018 年的 IMR 为 5.6。 ![]() 工业能力 如上所述,在刚获得国家独立的时期,印度的工业中心比中国多,但今天的中国已成为 " 世界工厂 "。两国的汽车产量数字说明了这一变化。国际汽车制造商组织的数据显示,1999 年时,中国和印度的汽车产量并驾齐驱,其中印度制造了 53 万辆汽车,中国制造了 57 万辆汽车。但在去年,印度的汽车产量为 362 万辆,而中国为 2100 万辆。 ![]()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