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极你会想到什么?毫无疑问:冰。 但是近期的卫星摄像机显示出一个奇怪的图像:一团烟雾正笼罩着北极地区。烟雾以及周围漂浮着的云、熊熊的火焰点缀着这片荒凉的广阔土地。 换句话说,北极圈着火了。 ![]() ![]() 成片的火焰包裹着北极的植被,让人不知道怎么应对。 ![]() 人类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救火,但就算派出直升机灭火也只是杯水车薪,在山火面前很难有很大效果。 ![]() 这还只是明面上能看到的火光。事实上,当野火燃烧时,除了点燃地表的植被,还会沿着泥炭层向地下的泥炭层蔓延,在我们看不到的地面或冰层下面继续烧着。 ![]() (图源:Medium) 好在这种闷烧的火在地下或冰层下的传播速度会慢得多,而且也受制于地下水位的影响,并不能烧得太深。 但是,一旦闷火将地面上的冰层融化,就会再次点燃地表的植被,引发火灾。 ![]() 这也是为什么在卫星图上会看到多处火灾的原因,也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 " 僵尸之火 "。 ![]() 北极野火在每年 5-10 月都有可能会发生,对于关注北极气候的科学家来说这事并不陌生。 但是今年的这场火,却让科学家们格外关注。 ![]() 近些年,北极的升温速度至少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远远超出科学家的预期。 情况在今年尤其恶劣:因常年的野火肆虐,今年北极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比往年同期高出 16 摄氏度。 ![]() 个中缘由,还要从今年第一场野火的中心——位于北极圈的西伯利亚地区说起。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北部在北极圈内,常年以寒冷著称,测得最冷的时候是 -71.2 ℃,被称为地球上的极寒之地。 ![]() 这个油管小哥还去 " 极寒之地 " 体验了一下。以下是他的原话: " 如果你在室外呼吸,甚至可以听到呼出的空气变成冰渣的声音。" ![]() 在这里,想买一条冷冻的鱼只需要从河里捞上来,等上 30 秒。 ![]() 可是今年的情况与往常不同,西伯利亚出现了长时间的酷热天气。 ![]() 今年,西伯利亚地区度过了一个有史以来最热的 6 月,平均温度比往常高了 9 ℃。 西伯利亚 Verkhoyansk 小镇的温度甚至升到 38 ℃。 ![]() 对居民来说,这算件喜事:可以和家人一起游泳、晒日光浴,享受难得一见的真正夏天。 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反常,可就不是什么好信号了。 这种酷热,正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 ![]() 高温使得这一片土地的土壤极其干燥,为火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加上从西伯利亚吹向北极的暖空气,瞬间就把火焰烧到了北极的冻土层,也直接加速了永冻层的融化。 ![]() 冻土研究专家 Romanovsky 就曾公开表示过: " 许多地区的永冻层已经开始从表面往深处融化了。" 这种融化可能导致永冻层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这是预示气候失控的标志之一。 ![]() (图源:哈佛大学) 北半球近四分之一的陆地都被永冻层覆盖着,这一大片冻土中还保存着大约有 1.46 万亿到 1.6 万亿公吨的甲烷。 如果这么大量的温室气体被释放出来 ..... ![]() 随着永冻层逐渐融化,释放出的甲烷碰到高温开始燃烧产生更多温室气体,同时在地下蔓延至更多的着火点,造成了更大范围的火灾,火灾产生的热浪再一次加速了永冻层的融化。 这就是个恶性循环。 可是,永冻层融化的后果还远远不止这些,甚至已经开始危害到人类的生存。 ![]() ![]() 今年,因大家对疫情的关注,这部 2011 年上映的电影《传染病》突然又火了。 在这部影片中,贝丝(女主)在一次正常的出差过程中,感染了一种病毒,两天后死在了急诊室中。 ![]() 救治医生表示:我没见过这种病毒。 ![]() ![]() 而在现实的人类历史中,也曾经历过几次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包括天花、西班牙大流感等。 至于这些病毒的来源,有一个理论是:永冻层的融化 " 复活 " 了一些远古的病毒。 ![]() BBC 的一篇文章写着:病毒藏在冰里,但它们正在醒来。 ![]() 在科学界有一个共识:微生物和细菌可以存活很长时间。唯一的争论是他们能存活多久 ? 有人说是一百万年。 永冻层就是微生物和细菌生存的理想场所。 因为它冰冻着,没有氧气,也没有光线。这样的环境可以让病毒能够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 (图源:BBC) 通常情况下,每年夏天永冻层会融化约 50 厘米,到了冬天再结冰,总冰量保持不变,也不会释放出更多的病毒。 但近些年,受肆虐的野火和不断上升的气温影响,永冻层只会融化的更快,很多以前从未被融化的冰层,也渐渐溶解。 ![]() 法国的进化生物学家 Claverie 曾经发表过研究 : " 能够感染人类或动物的致病性病毒可能被保存在古老的永冻土中,包括一些过去曾引发全球流行病的病毒。" 这也就是说,一个被冰冻着的潘多拉病毒盒正在被打开。 ![]() 2005 年,美国的科学家们在阿拉斯加一个冻结了 32000 年的池塘中,成功地提取了肉毒杆菌。 ![]() 2007 年,科学家在冰冻了 10 万年的南极穆林斯山谷的冰川表面下,发现了一种处于休眠状态的 800 万年前的细菌。 2014 年,阔口罐病毒和毛状病毒被发现藏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长达 3 万年之久。 ![]() 这些被发现的病毒都有一个共性:它们的活动十分活跃,似乎没有受到时间的影响。 换句话说,一旦被激活,这些病毒便具有传染性。 ![]() 炭疽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炭疽细菌是一种在牲畜之间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但是人可能因接触或者食用染病的肉而被感染。此前最后一次爆发是在将近 80 年前。 可是在 2016 年 8 月,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个偏远村落,至少 20 人因感染炭疽热被送往医院,其中一名 12 岁的男孩死亡。 最后被调查出来,病原体是 75 年前感染了炭疽热而死的驯鹿,尸体一直被冻在永冻层里。 直到 2016 年夏天的热浪来袭,永冻层融化,驯鹿的尸体和仍具有传染性的炭疽热病毒随着水和土壤,感染了附近地区的 2000 多只驯鹿,随后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 永冻层中被封存的不止动物的尸体,还有人类的。 例如,19 世纪 90 年代,正是天花在西伯利亚大流行的时间。 那时天花导致西伯利亚的一个城镇失去了 40% 的人口,那时的人们为了封存病毒,将尸体埋在科利马河河岸的上层永冻层下。 直到 120 年后,科利马河的洪水开始侵蚀河岸,病毒又再一次出现在世界上。 还有 1918 年西班牙流感病毒,也被科学家在阿拉斯加永冻层的乱葬坑中发现。 ![]() 这些远古的人类和动物已经被埋在永久冻土层中几个世纪了,所以可以想象,随着永冻土的融化,可能会有更多未知的病毒被释放出来。 ![]() 数据是:1979 年至 2018 年期间,北极的冰川以每十年平均损失 12.8%的速度融化。 如果还是想象不到情况的紧急,请看下面两张照片: ![]() 如果不是图片,谁能相信仅过了 103 年时间,冰川化成了海水,海水没过了冰川。 随着北极圈的冰川融化,研究人员认为格陵兰岛可能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格陵兰岛的冰层最厚的地方有 3 千米,整个冰川的覆盖面积是英国的 7 倍。 ![]() 如果所有的冰都融化,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7 米。这对格陵兰岛的邻居英国来说,一定是相当严重的威胁。 可是,英国政府对保护气候的表现,可以说是比应对新冠病毒更加缓慢。 在去年约翰逊政府提出的实现零碳排放的 31 项建议中,目前只有两项得到全面执行。 这样的后果也是实实在在的: 去年七月,剑桥的温度已经破纪录的达到了 38.7 ℃。在英格兰东南部的沿海地区,更是频频出现 35°C 以上的高温。 ![]() 英国气象局预测,如果不降低碳排放量,到 2100 年英国最高温度将达到 40 ℃。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40 ℃,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这对于英国来说,已经是难以承受的温度了。 毕竟英国是一个常年阴雨不断,夏天也经常需要披着风衣、薄外套,连冷气都不怎么用开的国家。 ![]() 到那时,人们将陷入灾难中:部分地区粮食作物难以耕种,数十亿人挨饿,沿海城市洪水泛滥,数亿人无家可归的世界 ... 说是末日也不过如此。 ![]() 也难怪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 McCarthy 发出无奈的感慨: 一切都太晚了。 在气候威胁方面,我们将表现的和去年冬天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时一样:毫无准备。 ![]() 来源:英国报姐 编辑 李鹏 值班主编 张颖 ![]()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