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熬夜伤身的证据比比皆是,但它对于男女的伤害却有细微差别。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同样是熬夜,男性受到的“内伤”似乎更严重。 ![]() 《生命时报》结合研究并综合专家观点,解读熬夜伤害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教你尽可能降低健康伤害。 受访专家 中华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 董晓秋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施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精神心理科教授 张磊晶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9万人数据:熬夜对男性伤害更大 近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与日间工作相比,夜间工作对男性伤害更大,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发病率比女性更高。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分别以小鼠和人类为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 针对动物的研究结果发现,雄性小鼠在非正常昼夜循环下,基因活性、血压等指标都变得不正常;雌性小鼠则没有明显改变。 针对9万多名英国职场人士的数据发现,男性更容易受到夜间轮班工作的影响,例如患代谢综合征风险上升,表现为血压、胆固醇、血糖等升高,腹部脂肪堆积等。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者发现雌激素或许是保护雌性小鼠受伤害程度更低的原因。 熬夜之所以会引发疾病,正是其打乱了机体本身正常的昼夜节律。 需要强调的是,该研究并非说明夜间工作对女性没有伤害,只是伤害相较男性轻一点。 研究者再次提醒,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非必要不熬夜,关掉电子设备好好睡觉。 熬夜有哪些隐性伤害? 无论是因为工作熬夜,还是舍不得睡,凌晨3点以前都是人体进行自我修复活动的时间,因此23点~3点的睡眠质量非常关键。 比起熬夜伤肝等众所周知的伤害,以下身体损失可能是你忽略的: 1 皮肤状态差 皮肤在22点~23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等。 2 记忆力下降 熬夜时,人体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变得疲惫,从而出现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 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 3 脾气变差 如果人为地改变光照(熬夜),与睡眠节律一致的心理活动也会受到干扰。 比如,有些人熬夜后次日若被迫早起,还会出现“起床气”,表现为烦躁、易怒、爱发无名火等。 4 悄悄长胖 人在睡觉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做“瘦体素”的物质。长期熬夜会影响瘦体素分泌,不利于脂肪分解。 此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肥胖。 5 消化变差 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如果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 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不正常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熬夜还有其他危害。比如,女性长期熬夜会导致月经紊乱;儿童长期熬夜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等。 舍不得睡,现代人的熬夜心理 现代人越睡越晚,除了疾病或者压力大引起的单纯失眠,大多数人往往出于弥补白天“没有个人空间”的心理。 忙碌的一天结束后,很多人紧紧抓住睡前仅剩的闲暇时间,刷剧、玩手机等,迟迟不愿睡觉,第二天闹钟响时又困得爬不起来。 建议做到以下细节改善: 白天留出“自我时间” 可以是每天固定的时间段,也可以是一小块碎片化时间,有意识地把它当做自己的“自由时间”利用起来。 在这段时间,可以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生活、情绪的控制感,使夜晚寻求补偿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允许偶尔放纵 享受一顿美食、工作时间偷闲一下,或一周里挑选个次日不必早起的夜晚,放任自己熬夜晚睡。 小小的放纵让生活中的疲惫与挫折情绪释放出来。 建立新的睡前仪式 比如每晚读书15页、泡脚20分钟,之后立刻关灯睡觉,这样才能打破熬夜的恶性循环,培养新的睡眠习惯。 手机等电子产品最好在睡前30分钟内关掉,或睡觉时将它放在远处。 熬夜后,学5个“补救措施” 有时候因为工作或学习不得不熬夜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补救”: 吃得清淡一些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比如鸡蛋、鱼肉、瘦肉、豆制品等,少吃甜食。 注意饮食结构,不要贪凉,同时适当补充富含维A、维B的食物,如胡萝卜、瘦肉、肝等,缓解视疲劳。 不要吃油腻厚重的肉食,以免火气太大导致昏昏欲睡。此外,熬夜容易导致便秘,所以要多吃水果蔬菜,增加纤维素的摄入促进排便。 增加饮水量 熬夜时一些人为了提神,常会选择咖啡、浓茶等代替饮水。 但是这些饮品含有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易让身体失去大量水分,所以要多喝水,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此外,熬夜容易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多喝水也会加快新陈代谢。 补觉时间有上限 补觉加上前一晚的睡眠时间应控制在8小时内,补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或者听听轻音乐,舒缓紧张的神经,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用眼过度 长期熬夜会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情况。可对眼部进行热敷,让眼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放松眼周肌肉。 如果因为熬夜产生眼袋、黑眼圈等,也可以对眼部周围进行局部冰敷,达到消除眼袋的效果。 适当加强锻炼 《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指出,达到或超过每周150分钟的中等以上强度运动可以一定程度抵消熬夜、睡眠不足导致的健康危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