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在锣鼓声中,221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徐家人”缓缓走进广州三华村。
![]() 他们来自美国、新西兰、日本、英国……戴着象征“血脉相连”的黄围巾。 不远万里奔赴广州,是为了一场盛大的家族聚会。 156年前,他们的祖先徐肇开(Choie Sew Hoy)从这里出发,漂洋过海到新西兰,如今,他们回来了。 01 “洋面孔”的华人引围观 这场家族聚会是来自12个国家、221名徐肇开后代的寻根之旅。 当天上午,广州三华村牌坊前挤满人群,迎接海外徐氏宗亲,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 这些徐氏家族的后人中,既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不太一样的“洋面孔”。 ![]() 其中,Margaret Agnew和12岁的女儿格外引人注意。 Margaret是徐肇开在新西兰的第六代后人,目前在坎特伯雷大学工作。 ![]() 刚抵达广州的第一天,她就“被迫”接受当地媒体采访,因为她“长得不太像中国人”。 她被问到那个经典问题:“你是中国人吗?” 在村里广场上,全村设宴欢迎徐氏后人,洋面孔引来当地人好奇的目光。 ![]() 骑着摩托车的路人目瞪口呆地看着Margaret,差点撞到他们。 她听到一位当地女学生用粤语对朋友说:“他们看起来还是黄的。” 为期四天的家族聚会,Margaret的女儿和她的非洲裔堂妹成了小朋友们争相合影的“明星”。 ![]() 晚宴上,Margaret女儿注意到桌上摆着烟灰缸,对于吸烟如此普遍感到惊讶。 尽管厅内装有空调和挑高设计,但浓烟仍让人头晕目眩。 女儿在回酒店途中迷迷糊糊地说了一句:“谢谢你让我成为这么棒的家族的一份子。” 女儿虽然不记得2019年在但尼丁举办的那次徐肇开家族聚会(当时才6岁),但这次的经历,她不会忘记。 ![]() Margaret还观察到,广州是一个极具对比的城市:满载一家人的电动车在多车道公路上穿行,与高档电动车并驾齐驱。 高楼林立,阳台上却依然晾着衣服。 城市干净整洁,看不到无家可归者,也没有涂鸦,与她所熟悉的洛杉矶、巴黎、伦敦和香港形成鲜明对比。 这段穿行都市与乡村的旅程,深深触动了Margaret。 “广州充满活力,熙熙攘攘的市场、珠江、高耸的大楼和建筑,无不体现着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她说。 02 跨越156年的相聚 Margaret听说,当地村委会为这次徐氏后人的欢迎会花了10万纽币。 ![]() 4天时间,她带着女儿和徐氏后人们一起扫墓、祭祀、参观祖屋、举办宴席,并共同捐款修复建于1868年的“私塾”。 这是徐肇开的父亲为家族女孩开设的学校,极为罕见,因为当时只有男孩可以上学。 ![]() 祭祖当天,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清明扫墓仪式,献上食物、酒水和纸钱,并燃放大量鞭炮。 一座纪念碑铭记着徐肇开的名字——尽管他的遗体并未安葬于此。 ![]() 海外徐氏宗亲们在祠堂前拍摄了跨越多代人的宗族合影。 来自新西兰的徐氏第31世孙感慨道: “家谱里记载,我们的先祖徐肇开从这里离开家乡。今天我终于站在这里,感受到家族历史的厚重。” ![]() 一位年轻的海外徐氏后裔用手机拍摄祠堂全景。 “祖父因身体原因没法过来,我要把祠堂拍回奥克兰给他看。” 03 华人创办新西兰最大淘金公司 要理解这场跨越156年的家族团聚,就要认识这个故事的起点——徐肇开(Choie Sew Hoy),以及他在新西兰落地生根的经历。 ![]() 徐肇开于1838年出生广州三华村一户普通农家。 连年的战争、饥荒和贫困,使得沿海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去国外谋生,徐肇开就是其中之一。 ![]() 他闯过美国、澳大利亚,一番辗转后他于1868年来到新西兰南岛城市但尼丁。 当时正值奥塔哥淘金热,而他也确实在这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 淘金热时期的华人矿工 和很多一头扎进金矿里淘金的华人不同,徐肇开在但尼丁做的第一件事,是开杂货店。 他卖粮食、食品和矿工用具,皮蛋、木耳和腊肠等正宗的家乡味道,也是一应俱全。 ![]() 但尼丁的肇开大楼 同时他也进口一些中国的丝绸、茶具等特色商品,出售给欧洲移民。 他向澳洲卖燕麦、英国卖羊肉、中国卖废金属、美国卖菌类,凭借卓越的商业头脑,他的生意做得热火朝天。 ![]() 他在但尼丁市中心的Stafford Street建有商铺和住宅,建筑至今仍在。 ![]() 徐肇开是最早在新西兰运用机械淘金的华人,被誉为“新西兰华人矿业先驱”。 不仅如此,他勤学苦练,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各大会议上讲话,在听证会上担任翻译。 他成为了新西兰远近闻名的实业家和淘金大户,可以说“改变了新西兰”。 04在新西兰落地生根 徐肇开不仅在新西兰开创事业,也落地生根,养育子孙。 他与英语秘书Eliza Ann Prescott建立了关系,并育有两名子女。 ![]() 他们的后代在新西兰各地扎根,活跃于多个领域,成为华人社区的重要成员。 ![]() 1901年,徐肇开突发心脏病,不幸在新西兰去世。 当时家人计划将他的遗体运回中国,与其他近500位华人遗骸一同归葬故土,结果运尸船SS Ventnor在新西兰北部海域失事沉没。 ![]() 部分遗骨漂到新西兰北部海岸,被毛利人Te Rarawa和Te Roroa部族代为看护至今,家族成员对此心存深深感激。 2017年,徐肇开入选新西兰商业名人堂,这也是历史上第二位得此殊荣的华人。 ![]() 如今,徐肇开的直系后裔在新西兰已有六代人,遍布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新西兰就有近千名血脉相连的子孙,他们中有医生、学者、运动员、艺术家…… ![]() 当年一位广东村民的移民梦,如今已成为一个多文化、多族裔、跨越五洲的大家族。 自2007年开始,全世界的徐氏宗亲已举办过4次正式的家庭聚会: 2007年在新西兰皇后镇、2013年在但尼丁、2019年在但尼丁,以及这一次,在他们的祖籍广州。 ![]() 2019年但尼丁徐氏家族聚会 尽管这些后人的姓氏、外貌、语言已悄然变化,但对祖辈的记忆与根的认同并未消散。 ![]() 徐肇开家族后人编撰的族谱的首页仍赫然写着:我族来自广东省花县三华村。 正如Margaret所说,这段回乡之旅让她重新思考“家族”与“身份”的意义。 她也在这段旅途中找到了答案:家是起点,也是归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