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澳人将在财年末大促季消费105亿澳元,专家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折扣和过度消费。 ![]() 去年,比价网站Finder的一项调查发现,许多零售商普遍存在抬高原价然后打折的做法,有一半的消费者注意到了这一趋势。 Finder的购物专家Chris Jager表示:“部分零售商在大促前人为抬高价格,使折扣看起来比实际更大。通过这种做法,零售商可以制造紧迫感,鼓励顾客在大促期间购买。” “这是虚假广告,但当产品价格不断波动时,很难证实。” 虽然有规定和立法禁止零售商使用误导和欺骗性做法,但只要企业清晰准确的传达价格信息,自行定价并不违法。 ![]()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布里斯班个人造型师、She's So Seasonal内容创作者Sarah Strozkiy表示,消费者需保持清醒,不被大促炒作所迷惑。 她说:“购物的关键是有意识的购买,而非冲动消费。” 她建议消费者先盘点衣柜,确定已有和所需物品,列出清单并设定预算。 “假设一件上衣5澳元,一条裤子6澳元,最终你花了40澳元,以为捡到了便宜。但当你试穿时,发现没有合身的,或与你已有的衣服不搭,这样反而是一种浪费。” 相反,她建议先在店内试穿打折商品,然后继续购物看是否能找到更好、更便宜的替代品。 ![]()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她还提醒消费者警惕多件优惠,比如买一送一或第二件半价。 “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促销而感到愧疚或被迫购买,你必须仔细阅读细则,打折并不意味着不能理智消费。” Jager还建议询问门店是否可以价格匹配,并了解退货政策。 Sarah Strozkiy的大促季购物建议: -购物前先清点衣柜,确定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 -列出清单,有目的地购物 -设定预算——有时很容易被红色促销标签吸引而超支 -寻找能与现有衣柜物品搭配的百搭单品,新买的衣服应该能与现有衣物搭配出至少3套不同的装扮 -购买经典款式,这样就可以穿很多年,如西装外套、纯色T恤、中性色开衫或针织衫、牛仔裤、经典长裤、白色运动鞋和黑色短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