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伊朗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澳洲政府宣布正式关闭位于德黑兰的澳大利亚大使馆。 ![]() 01 澳洲紧急关闭驻伊使馆,外交人员撤离引争议 澳洲外交部长黄英贤称,在全面评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安全形势以后,外交部做出了撤离外交人员的决定。 ![]() 这一决定引发强烈争议,因为还有不少澳洲人,被迫滞留在伊朗无法离开! 面对导弹袭击和机场安全隐患,澳洲政府以领空风险为由暂缓撤侨,却优先撤离外交人员,关闭使馆的举动更切断了当地公民的直接求助渠道。 ![]() 黄英贤坦言,使馆关闭将增加撤侨难度,但工作人员正在制定应急方案,以便在伊朗领空重新开放后迅速行动。 ![]() “我们非常清楚这很困难,我希望情况不是这样,希望我们有更多能力提供协助,但残酷的现实是当地局势极不稳定。” 同时,她也敦促在伊澳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行陆路撤离,或就地避难,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持续关注最新消息。 ![]() 02 历史隐患与旅行警告 关闭使馆的决定有历史先例:1979年美国外交官遭劫持、2006年丹麦使馆遇袭、2025年1月阿塞拜疆使馆被攻击等事件,均凸显伊朗动荡时期外国机构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澳洲外交贸易部通过Smartraveller将卡塔尔旅行建议升级至“保持高度谨慎”(第2级), ![]() 警告中东冲突可能导致领空关闭、航班取消及突发示威,呼吁公民避免接近抗议活动。 ![]() 不过,该建议并未禁止旅行,仅提醒需提前做好调查并采取额外预防措施。 目前,卡塔尔的警戒级别仍低于第3级“重新考虑出行需求”和第4级“立即撤离”。 ![]() 而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正是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 一周前,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声称伊朗即将开发核武器。 据华盛顿某伊朗人权组织统计,以军空袭已造成至少639人死亡1300人受伤; ![]() 以色列则表示伊朗报复性打击也已造成以方24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言人表示,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介入,进一步加剧局势不确定性。 ![]() 目前,这场战火不仅影响了伊朗和以色列,更让众多澳大利亚公民陷入困境。 在这场危机中,约有1200名在以色列和2000名在伊朗的澳大利亚公民向澳外交贸易部登记求助。 03 撤离行动加剧民众恐慌 为应对紧急情况,澳洲政府宣布启动代号为“海滩2025”的军事行动,派遣国防人员和军机前往中东协助撤离, 然而,这一计划的执行却因仓促的安排而备受争议。 本周第二批40名从以色列撤往约旦的澳公民,遭遇通知紧急、沟通缺失的困境。 ![]() 42岁的Justin无奈吐槽:“冲突爆发时打不通使馆电话,撤离全程联系不上工作人员。” 65岁的Benny Moss虽成功撤离,却忧心忡忡:“组织工作漏洞百出,滞留同胞怎么办?” ![]() 更离谱的是,部分公民仅提前55分钟收到撤离通知,甚至有邮件将撤离登记链接错误导向语言翻译页面,让本就焦灼的撤离进程雪上加霜。 澳方在阿塞拜疆设立的危机响应小组被指“响应迟缓”,而黄英贤强调军事部署“仅为撤离协助,非参与战斗”,呼吁通过外交对话缓和局势。 目前中东局势持续升温,导弹呼啸、战火蔓延,无辜民众深陷危机。 在此,再次呼吁身处以色列、伊朗地区的居民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安全动态,愿所有人都能安全撤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