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懒?因为贵?还是因为不好吃? 大家常常抱怨澳洲的水果 “难吃”, 事实上,澳洲人在水果方面,的确也是吃得越来越少了。 而这也让澳洲许多果农的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难过... ![]() 19年前移居澳洲后,Amarinder Bajwa一开始在墨尔本从事交通运输业,事业稳定。 但四年前,他毅然放弃原本的生活,追随内心的渴望, 在维州的Goulburn Valley开启了当农民的新人生。 Bajwa说: 我当时对Shepparton一无所知,只是来探望一个刚买下农场的朋友, 但我很快爱上了这里的天气,满眼绿意的景象让我想起了家乡... Bajwa在印度北部的旁遮普长大,他与哥哥一起在Shepparton East买下了一片果园。 然而,务农生活远比他想象的艰难。 他曾在一场冰雹中损失了近七成的果实, 2022年果园又遭遇洪水,如今则面临干旱挑战。 即便如此,Bajwa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他说: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决定下得太晚了,早十年该多好。 种地让我有归属感,它能把人和社区联系起来, 而在大城市生活,连隔壁邻居都不认识。 我们在这里获得的社区支持远超预期... ![]() 不过,乐观的心态并无法改变他作为果农所需面对的艰难处境。 代表果农的澳洲苹果与梨协会表示: 该行业正处在十字路口,过去四年大多数果农都处于亏损状态。 APAL产业、政府关系与政策事务负责人Jeremy Griffith指出: 未来五年内可能会出现更多果园合并。 Griffith说: 现在果农所需投入成本大幅上涨,但超市并没有相应提高采购价格, 果农可以忍受一两年亏损,但没法长期坚持。 他表示: 未来五年的重点是提升消费者对新鲜水果的需求。 尽管中国等出口市场正逐渐开放,但澳洲人自身多吃水果才是关键。 可是现实情况却是: 如今澳洲人在水果方面,吃得是越来越少了。 ![]() 比如对于苹果的消费已经多年不涨,而梨的消费更是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Griffith说: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大约15%的梨园被清除。 另一方面,更大的挑战还在于 “后继无人”。 Griffith坦言: 很多果农的孩子不愿接班,因为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在如此辛苦的工作下还无法盈利,确实令人沮丧... 这是个极其艰难的行业,我还没遇到过一个果农不是每周工作七天的... 而让Bajwa坚持下去的,是他那份乐观精神。 用他的话说: 凡事都有两面,但只要往积极的方向看,就会有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为了避免收入完全依赖年终丰收,Bajwa开始多元化种植, 比如一年四季种植的小西蓝花便是其中之一。 ![]() Bajwa表示: 这已经是第三年了,目前发展得很不错,接下来还计划扩种苹果和杏子。 我们正逐步淘汰老品种,改种外观更好、口感更优、产量更高的新种类。 做生意不只是为了赚钱,有些行业虽然赚钱更多, 但这份工作给了我理想的生活平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