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都爱新鲜的应季蔬果,它们口感绝佳、色泽鲜亮,但这些珍贵的特质却转瞬即逝。 而“焯水”(blanching)正是拯救它们的关键技巧,能让蔬果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无论是当下享用,还是冷藏数月后再吃都没问题。 ![]()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可以把焯水理解成“快速沸煮”:先将一锅水烧至剧烈沸腾,加少许盐调味,然后把蔬果短暂浸入沸水中,接着迅速捞出放入冰水浴中,终止烹饪过程。 等蔬果冷却后,既能直接食用,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储存起来。 焯水的3个核心作用,你未必全知道 提亮色泽,让卖相更诱人 焯水最直观的作用就是改善蔬果外观——沸水中的高温会迫使蔬果和香草内部包裹的空气逸出,让原本的颜色更浓郁鲜亮;同时,高温还能抑制分解色素的酶活性,避免色泽暗沉。比如制作青酱(pesto)时,厨师常会先把香草焯水,这样能让酱料保持一周的翠绿。 锁住风味,延缓“变老”速度 焯水还能像按下“暂停键”一样,延缓蔬果风味流失的过程。举个例子:豌豆从采摘下来的那一刻起,甜度就会逐渐下降,如果你没法在几天内吃完,最好尽快焯水锁鲜。 ![]() (图片来源:《悉尼晨锋报》) 此外,冷冻蔬果前必须焯水——除了保住颜色和味道,它还能维持蔬果的口感,减少营养流失。 轻松去皮,处理食材更省事 有些食谱会用焯水来给水果去皮,比如桃子、番茄。操作方法很简单:在每个水果的底部划一个浅“X”,放入沸水中煮30秒到1分钟,再立刻浸入冰水浴。 之后,你用手指或削皮刀就能轻松剥下果皮。 焯水的4个关键技巧,做错就白费功夫 水要沸、火要大,追求“快”效果 焯水时,一定要用大火把水烧到剧烈沸腾——因为我们要的是“快速处理”,而不是把蔬果煮熟。 另外,沸水里加盐不是必需步骤,但加一点能给蔬果初步调味,让口感更脆。 时间别太长,靠“尝”判断熟度 不同蔬果的焯水时间差异很大,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与其盯着计时器,不如直接尝一尝:蔬果煮到“脆嫩”状态就好,也就是还能保留一定脆感,不会软塌。这种口感的蔬果,不管是做冷盘还是拌沙拉都很合适。 如果煮太久,之前想达到的“锁鲜、保脆”效果就全没了。所以,一旦煮到理想状态,必须马上把蔬果放进冰水浴,尽快终止烹饪。 期间可以偶尔搅拌一下,让蔬果冷却得更快。 不同蔬果分开焯,避免串色串味 处理多种蔬果时,一定要分开焯水——因为它们需要的时间不一样。 而且,绿色蔬菜要放在最后焯:它们含有的叶绿素会慢慢溶到水里,如果先焯绿色蔬菜,水会变绿,再焯浅色蔬果就容易被染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