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移民政策多趋收紧、入籍门槛频频调整的当下,澳大利亚近期却抛出一项出人意料的“定向福利”。 不再是常规的技术移民打分、投资移民审核,而是将10000个宝贵的公民身份名额,与国防服役绑定,专门投向邻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下称 “巴新”)的年轻群体。 据悉,这项特殊的“服役换入籍”计划,将通过澳大利亚与巴新的全新防务条约落地。 ![]() ![]() 10月2日下午,巴布亚新几内亚内阁正式批准了与澳大利亚签署的《Pukpuk条约》。 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表示,联邦政府预计将“很快”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这一防御条约,但未透露具体时间。 该条约原定于上月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期间签署,但因巴内阁未能达到法定人数而推迟,两国改为签署一份“联合声明”。 协议签署后,巴新将成为继美国、新西兰之后,第三个与澳洲达成同类安全合作关系的国家,双方在军事协作与人员流动领域的联系将迎来质的突破。 不过,这一计划并非一帆风顺。 ![]() 协商初期,巴新政府便表达了明确担忧:根据澳大利亚法律,所有在澳国防军服役的非公民,必须在90天内申请澳公民身份。 而巴新58%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拥有庞大的年轻人才库,巴新方面担心,这一政策可能导致本国“优质年轻劳动力流失”,加剧本土发展的人才缺口。 最终,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妥协,加入澳国防军的巴新人员可保留巴新、澳大利亚双重国籍, 既满足了澳洲对服役人员的公民身份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巴新的人才流失顾虑。 ![]() 对巴新年轻人而言,这项计划的吸引力显而易见。 巴新国防部长Billy Joseph直言,巴新完全有能力向澳国防军输送超 一万名新兵,“澳大利亚需要多少,我们就能提供多少”。 除了“直接入籍”这一核心诱惑,澳国防军的薪资待遇更是远超巴新本土水平:当前巴新失业率高企,最低工资仅为每小时1.3澳元,而加入澳国防军意味着收入的显著提升,无疑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改善生活的新路径。 不过,受限于澳国防军的岗位现状,前线步兵岗位已超额报名,巴新招募人员大概率将进入支援类岗位,如司机、后勤保障、技工等,承担军事体系中的辅助性职责。 从澳大利亚的政策初衷来看,这一举措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国防军长期存在的人员短缺问题。 过去一年,澳国防军虽通过提高留任奖金、放宽本土入伍要求,略微缓解了招募困境,但截至目前,仍有不少岗位空缺。 值得注意的是,巴新并非唯一目标,澳大利亚还计划将斐济纳入类似的海外招募计划,通过扩大兵源渠道,系统性填补军力缺口。 ![]() 此外,这项防务条约还包含关键的“相互援助机制”:若澳大利亚或巴新任一国家面临军事威胁,另一方需履行支援义务。 Billy Joseph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阐释合作意义:“巴新和澳大利亚就像两座相邻的房屋,条约会为我们筑起一道巨大的保护围栏,让两座房屋处于同一安全圈内,成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彼此信赖的伙伴。” 如今,这一“服役换入籍”政策已引发多方热议: 对巴新青年,是逃离本土低薪失业、拥抱新发展的机遇,但也需面对远离家乡、适应异国军事文化的挑战; 对澳大利亚,既能快速填补军力空缺、强化区域防务影响力,却也需应对大规模海外兵员带来的军队管理、文化融合等潜在问题; 对南太平洋区域格局而言,这类深度防务合作或将重塑澳洲与岛国的关系,但其长远影响仍需时间检验。 对此你怎么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