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网上银行和手机App的普及,开设银行账户变得越来越方便。但问题是——账户太多会不会带来麻烦?是否可以将账户分散在不同银行? ![]() (图片来源:ABC)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请教了一位金融与消费领域的专家,来深入了解使用多个银行账户时需要考虑的事项,以及是否值得将账户合并。 为什么人们会使用多个账户,甚至多个银行? 根据澳洲银行协会的数据,澳洲人平均拥有约2.4个银行账户。 住在新州中央海岸Darkinjung的财务顾问兼作家Kate McCallum与丈夫就有多个账户:日常账户、储蓄账户、各自的支出账户、房贷账户和一个抵销账户,分散在三家银行。 ![]() (图片来源:ABC) 她解释说:“我们之所以选择第三家银行,是因为比原来的两家银行能提供更好的房贷利率,所以我们的抵销账户也设在那家银行。” 在她看来,一个人有多少个账户不是重点,关键是你是否合理地使用这些账户。 “没有一个统一的‘理想账户数量’,如果你有多个账户,每一个都有明确的用途,那非常好。但很多人早期为了不同目的开了很多账户,后来却继续保留,尤其是当伴侣合并账户后,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 多账户现象非常普遍? 我们在ABC Lifestyle的Instagram上进行了一次非正式投票,共有1811人参与: - 43%的人拥有3至4个账户 - 32%有1至2个账户 - 18%有5至6个账户 - 7%拥有超过7个账户 这个结果与McCallum的专业观察基本一致。她指出,“账户太多”常常是客户财务管理的重大痛点之一。 拥有太多账户,可能导致的问题 McCallum列举了三个常见问题: 压力增加 包括操作混乱和伴侣之间的摩擦,比如需要在多个账户之间调钱,却常常搞不清自己的真实财务状况。 财务掌控力下降 钱去哪了、有多少存在哪里都搞不清楚,这会阻碍个人财富积累。 时间浪费 管理过多账户、处理转账和记录账目会消耗大量时间。 多账户的隐藏成本 来自消费权益倡导组织Choice的调查编辑Andy Kollmorgen提醒,多账户可能意味着更多收费。 尤其是当你为了预算把收入分配在多个账户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收取账户管理费、服务费或透支费用。 ![]() (图片来源:ABC) 他建议: - 所有银行账户费用都会在产品说明书(PDS)中列明,通常可在银行官网找到。 - 在银行App中,一般可在“账户详情”下查看“费用”或“账户信息”部分。 - 有些收费是每月固定的,有些则是你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交易或存款才能免除。 此外,人们常常会忘记某些老账户。根据数据显示,澳洲人总共有约23亿澳元的“遗忘账户”资产,包括存款、股票和人寿保险。 如何高效管理多个账户? McCallum建议:如果你有多个账户,就要明确它们各自的用途,可以参考以下分类方式 Workhorse Account:处理日常交易(如工资、账单、消费) Wants & Wishes Account:作为“零负担花费”的账户,例如个人开销或娱乐。 Wow Account:为特定储蓄目标设立,例如旅游、首付。 Wealth Builder:用于长期资产积累,例如投资账户或房贷抵销账户。 她建议把固定支出设置为自动转账,比如: - 汽车注册费 - 租金或房贷 - 超市购物 - 汽油开支等 另外,她还提醒要定期(建议每月一次)检查账户交易记录。 “我有过两次发现不明交易,每次金额都是89.99澳元,实际是诈骗项目。” 她建议绘制一个“现金流图”,了解自己的收入、支出、储蓄目标,才能真正掌控财务状况。 若账户太多,怎么整合? McCallum表示,简化账户就是减少复杂度。如果你想精简目前的账户数量,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识别所有账户:包括日常账户、储蓄账户、老账户等 选择整合平台:决定是合并进现有账户,还是选择另一家银行,结合利率、手续费、线上服务等因素综合考虑 转账资金:将所有资金汇入你选中的主账户 更新自动转账信息:通知服务商更新你的银行信息,避免房租、水电等自动扣款中断。可向银行索要现有的所有自动扣款明细 关闭不再使用的账户:确保所有交易完成后彻底关闭账号,并保留相关证明 一个人拥有多少银行账户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看你是否清楚每个账户的用途,并能高效管理它们。 如果账户数量过多造成混乱、时间浪费或费用增加,就该考虑简化结构。 定期检查账户、控制账户数量、明晰用途、自动转账,是实现财务稳定的四大法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