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岁的推特 CEO Jack Dorsey 日前就对媒体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把所有的钱都捐出去! ![]() 之前,他就曾计划捐出 10 亿美元的 Square 股份来支持抗疫。他还说过一段特别有 " 哲理 " 的话:" 我觉得万物息息相关,如果有人生活在痛苦中,最终我也会痛苦 "…… ![]() ![]() ![]() 当壕们直面财富:有人抨击它,有人隐藏它 财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奋斗目标,但对壕们来说,往往只是一串数字。因此他们在为钱拼搏的同时,也致力于偶尔停下来 " 反思 " 一下,这串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小仲马在 19 世纪就提出:" 是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做金钱的奴隶?" 所以近 2 个世纪以来,用它来投资 or 享乐,善用 or 挥霍,甚至渴望 or 憎恨,都在壕们的一念之间。 ![]() 很多壕都说过:自己不想要很多很多的钱 ( 大概是已经拥有很多很多的爱了 ) ,就像开头提到过的 Jack Dorsey 和马斯克,他们不仅全盘否认了钱本身,还一边把自己的痛苦都归咎于 " 赚钱太多 "。 ![]() 如果你觉得这句话有点耳熟,那是因为每秒赚 1000 多美元、身家一度高达 800 多亿美元的巴菲特曾说过:" 金钱买不到快乐 ( 可乐才行 ) "。 ![]() ![]() 乔布斯的遗孀劳伦娜,本身就是福布斯财富榜的常客。身家超过 250 亿美元,住在千万豪宅里的她,最近在《纽约时报》上推心置腹地说:" 当一个人拥有过多财富,不仅对别人不公平,对社会还很危险 "…… ![]() ![]() 作为首富的他,更是动不动就撇清自己和钱的关系:" 很多钱对我来说都是多余的,迟早有一天我要把他们都捐出去 ……" ![]() 然而不管是在金钱的世界里纵情享乐,还是赤果果地抨击它,在吃瓜群众看来,都是变相 " 炫富 "。相比他们,那些懂得 " 隐藏财富 ",闷声发大财的人,反而更为难得。 比如沃尔玛的创始家族沃尔顿家族,他们是彭博榜单上 "2019 年最富家族 " 榜首,坐拥 1905 亿美元,连新西兰 2017 年的 GDP 也就比他们的资产高出那么一点点,可谓是真 · 富可敌国。 ![]() ![]() ![]() ![]() ![]() 树大招风,一旦你步入富豪级别,除了要时刻思考金钱的意义之外,怎么赚钱怎么花钱,更会被吃瓜群众步步紧盯,帮你明着算账。如果对金钱没几分 " 敬畏 " 之心,就会很容易落得个吝啬鬼,甚至为富不仁的头衔。连 " 做慈善 " 也有可能出力不讨好 …… △被 diss 为富不仁、吝啬鬼? 疫情期间,通过做空美股在一个月内狂赚 26 亿美元的对冲基金经理比尔 · 阿克曼,就因为钱被狠狠抨击过。 当时他投入的资金仅为 2700 万美元,结果翻了足足 100 倍,然而他不懂得见好就收,还在媒体上制造恐慌,给民众灌输 " 现金为王 " 的理论,说美国经济的 " 地狱即将到来 " 。引得网友纷纷骂他是伪君子两面派,流着鳄鱼的眼泪 " 发国难财 "。 ![]() ![]() ![]() 印度作为贫富差距两极化的国家,也经常因为富豪太富,穷人太穷,产生各种对比声讨。 作为首富的穆克什 · 安巴尼,之前将自家大厦 Antilia ——价值约 15 亿美元,楼高 27 层,面积加起来比法国凡尔赛宫还大,建在了著名的贫民窟旁,无数底层穷人住在大厦周围,奢华和贫穷形成鲜明对比。 虽然穆克什 · 安巴尼一家也经常接济穷人,但此举仍被说没有同情心。 ![]() 然而这位首富的口碑和财富却呈反比,先是在澳洲大火修复计划中捐款 69 万美元,被讽刺做做样子,然后是在疫情期间捐款 100 万——作为全球最有钱的人,为国家捐的钱还不如和女友出门度假开销的零头,因此被抨击吝啬到了极致。 ![]() 说到吝啬鬼,范主第一时间想到了曾经的 " 石油大亨 " 保罗 · 盖蒂,2018 年的一部好莱坞电影《金钱帝国》里的主角就是他。除了在 20 世纪早期就拥有上亿身家之外,保罗最大的谈资,就是他吝啬到极致的作风。 据说,他曾经为了防止家里的工人偷打电话,拆掉了家里所有的电话机,只装了一部投币电话;他宁愿自己在酒店房间里洗衣服,也不想花 10 美元叫客房服务 …… ![]() 虽然后来因为看到了孙子被割掉的耳朵,而选择了退让,答应付给绑匪 400 万美元,然而在做交易时,保罗依然讨价还价到 320 万,并先是自己支付 220 万来避税,剩下的让儿子贷款支付 …… 传说中的亲生爷爷 ~ ![]() △被 diss 做慈善也是自私自利? 相比为富不仁,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很多热衷慈善的壕们总能得到一片赞誉。像巴菲特、比尔 · 盖茨这样的慈善大户,捐款数额高达几十亿,在一边赚钱的同时,也一边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可是慈善真的像字面意思那么简单吗?这几年,关于富豪做慈善的动机,大家也在争论不休:他们的初衷究竟是善心大发还是沽名钓誉?是真正想把钱捐给需要的人,还是只想巧妙避税? 美国学者,曾任哈佛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的 Robert Reich 就曾直言不讳地抨击道:" 美国的亿万富翁们都在为慈善事业捐款——但他们大部分都是自私自利的垃圾。" ![]() 前阵子美国疫情严重,很多大佬捐钱的捐钱,捐物资的捐物资,研发疫苗的研发疫苗,还被《福布斯》点名表扬。但在 Robert 教授看来,他们的捐款和他们的贪婪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他点名批评首富贝佐斯,抨击他是在借着做慈善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比如贝佐斯虽然在 2000~2018 年间共捐款约 2 亿美元,但总额只是他净资产的 0.12%。在福布斯富豪榜的榜单上,除了比尔 · 盖茨和巴菲特,大部分人都和贝佐斯的捐款比例一样。 更何况,之前亚马逊刚刚被曝出不给员工提供病假,并开除了一位爆料仓库工作环境有感染风险的员工 …… ![]() 但同时,他的以慈善换冠名的行为也曾被诟病,比如有次捐赠,在已经有了以他名字冠名的足球场后,他仍希望捐赠学校也以他命名,结果遭到了联合抵制,才不得不作罢。 ![]() 拿比尔 · 盖茨来说,只要他的慈善基金每年捐款超过总资产的 5%,不仅可以少支付 " 富人税 ",还能获利超过 15% 投资回报,赚大钱妥妥的。 ![]() 这样一来,不仅能借着慈善的名义避税,还能继续掌握公司的话语权,拿去投资,迅速 " 保底 ",可以说是 win win 了。 ![]() 他的基金会这些年陆续向慈善机构捐出了超过 4 亿元,看似慷慨大方,但事实上,这笔钱最终流向的却是他自己的 DAF 账户 ( 捐赠人指导性基金 ) 。 换句话说:假装大把撒钱做善事,其实钱一分没给出去,都自己悄咪咪留着花 …… 真是便宜都让你占了。 ![]()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体现在金钱和物质上往往是天经地义,但对于顶级富豪来说,他们并不只有给钱那么简单。对子女的财富分配,更能体现出他们对于财富传承的理念 ~ △留得越少,教育投资越多 很多富豪都选择了只留一小部分财产给子女,比尔 · 盖茨很早就对媒体表示,他 97% 的财产都打算捐掉,孩子们只能继承 3%,所以他们的人生必须靠自己。 ![]() 毕竟,钱只是个数字,他会真正花大钱的地方,是在子女的教育投资上。他非常支持大女儿 Jennifer Gates 学马术,为了方便她走到哪练到哪,在美国各地豪掷千金,为女儿买马场。 ![]() ![]() 有钱人家的孩子们果然都是有模板的。 ![]() ![]() ![]() 也就是勉强够剁手 15 只爱马仕喜马拉雅钻石搭扣铂金包的水平 …… ![]()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要 " 翻白眼 " 了:才不是一分不留好吗,肯定还有一堆信托基金啦!更何况一旦将巨额遗产给子女,光是遗产税就要交出一半,这笔账怎么看都不划算。 所以没错,成立信托基金,给子女们存钱,才是家族遗产传承最重要的方式。英国王室也是这么做的 ~ 早在 1994 年,女王的妈妈就给自己的曾孙成立了信托基金,把自己 2/3 的钱都留给了威廉和哈里,届时兄弟俩能分到的钱约合 1.2 亿人民币。 ![]() ![]() 肯尼迪总统的爸爸老约瑟夫,在建立庞大商业帝国的同时,就精明地设立了一层又一层的信托基金,保证家族无论何时都有稳定、充足的财富基础。 ![]() ![]() 信托受益人 30 岁之前只能得到分红,不能动用本金,受益人去世,本金会自动传给受益人的子女。这样家族的资产就不会因为传递、争夺而被分割和减少。 ![]() 来源 商务范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张颖 ![]() 免责声明:如果本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合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