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皮革沙发的价格通常高达几千澳元,被视为持久耐用的投资选择。如今,市场上的皮革沙发和椅子随处可见,价格往往低于2000澳元。
然而,价格的降低也意味着质量下降:并不是所有的“皮革”沙发都是真皮。
一些消费者发现,他们购买的“皮革”沙发塑料成分居多,甚至出现不该有的剥落和开裂,始终无法明确自己买到的材料是什么。
(图片来源:CHOICE)
澳洲市场缺乏统一的皮革标识标准,因此当消费者看到标签上的“皮革”字样时,无法确定具体材料。 那么,什么是皮革呢?
根据英国标准学会的定义,皮革是经过鞣制以防腐的兽皮,其原纤维结构保留,毛发可去除或保留。
涂层厚度也影响产品是否能称为“真皮”。涂层厚度必须小于或等于0.15毫米才能算是“真皮”。
真皮有三种主要类型:
1. 全粒面皮革:使用动物整张皮毛,几乎没有人为干预,是最耐用、稀有且价格高的皮革。
2. 顶粒面皮革:经过打磨和抛光后的皮革上层。
3. 分层皮革:取自皮毛下部,较脆弱,但价格低。
矫正粒面皮革指一种表面经过压花后修正的任何皮革,并涂色或染色。
虽然这些定义看似简单,购买皮革沙发时,有时会看到诸如“牛皮皮革”、“100%皮革”等名称,实际上未必是皮革,甚至可能与合成材料相近。
再生皮革虽名为皮革,但更接近合成材料,几乎不算是皮革。
在澳洲,商品标签容易让消费者误导,因为“接触区域”可能是真皮,而其他区域则为合成材料。消费者常难以分辨细节。
英国有皮革认证机构,但澳洲消费者需要自行判断。 一些家具广告声称为皮革,但细节中只在有限区域使用皮革,材料说明模糊。
宜家曾在其网站表示,“皮革沙发有种特别的感觉,源于天然外观和质感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美丽老化。”
商品页面具体描述揭示,其中一款沙发并非全皮,而非真皮的部分由聚酯和棉混合物制成。
2010年,Fantastic Furniture因推广“再生皮革”沙发标为皮革奢华体验而遭受质疑。
再生皮革含塑料和少量皮革屑,实际皮革含量约10%。 Dare Gallery也曾遭调查,因在其网站上将“再生皮革”误导为皮革。
当时ACCC领导层表示,消费者愿为皮革产品支付溢价时,商家不能以合成材料混淆为皮革。
标签若将产品描述为皮革,应明确说明实际情况以免误导。
有消费者在Choice机构报怨购买近2000澳元的沙发5年后剥落和起屑,而与零售商协调后获退款。另一例中,消费者因沙发6个月后剥落申请保修,结果被告知由于积累汗水和油脂而不被保修,质疑其材料。
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律规定,购买前需问明:
1. “这是什么类型的皮革?” 根据预算选择全粒面或顶粒面皮革,要谨慎对待分层、人造革等。
2. “是真皮覆盖整个沙发吗?”部分区域可能不是真皮,影响耐用性。
3. “保修期多久及覆盖范围?”
4. “是否提供书面确认?” 记录书面信息便于日后维权。
若发现购买沙发非真皮,消费者可以采取行动:
- 联系购买商家,提供图片证明产品问题。
- 根据问题严重程度,申请退换货。
- 若商家无动于衷,可联系所在地区的公平交易办公室或ACCC获取帮助。
通过这些措施,消费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确保购买的皮革产品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