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学生市场需求锐减和反移民政策的影响,四分之一的澳洲大学正遭遇沉重的成本削减压力,数千个职位面临风险。
据《澳洲金融评论》的一项分析,九所大学的重组措施预计将合计削减约6.5亿澳元,并导致至少2200个职位流失。
(图片来源:AFR)
这场动荡始于四年前,当时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边境关闭和国际学生的流失迫使高校裁减了17300个职位。
如今,健康的就业市场和生活成本压力使得许多成年学生选择不再入学,导致本地入学人数减少。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
同时,联邦政府的移民改革对赴澳留学签证的申请数量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截至今年2月,签证申请数量为261,400份,较前一段时期的数据380,000份显著下降。这无疑对依赖国际学生费用的大学财政造成沉重打击。
在一片裁员声中,西悉尼大学是引发关注的重要一例。该校宣布将裁掉300至400个职位,以避免2026年出现7900万澳元的赤字。
(图片来源:网络)
校长George Williams指出,学生需求的放缓、竞争的加剧及国际学生的减少是做出如此决策的原因。
然而,全国高等教育工会的David Burchell对此表示不满,他认为学校财政状况与其描述的危机相差甚远,并批评这是大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裁员之一。
类似情况在澳洲国立大学也在上演。该校本计划削减2.5亿澳元的开支,包括1亿澳元的职位削减。
然而,国家高等教育工会(NTEU)将计划提交到公平工作委员会进行干预,致使计划暂时搁置。
面对连续三年的亏损,该大学早在去年便展开了大规模的成本削减计划。
不仅如此,悉尼科技大学上周也宣布裁员计划,预计削减1亿澳元和400个职业岗位。
而南昆士兰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澳洲天主教大学、卧龙岗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等高校的削减措施则正在进行或已实施完成。
莫纳什大学的高等教育政策专家Andrew Norton指出,大学正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外部因素挑战。
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大学在应对移民政策方面出现过度反应。如五年前疫情期间那样,许多大学对国际学生人数预期过于悲观,从而出现过多裁员。
Norton表示,尽管移民政策调整可能使新海外学生入学人数减少至每年28.5万,但大学领导层对政治言论的过度敏感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反应。
尤其是艾博年政府的改革,以及联盟党和绿党对移民上限方案的否决,加剧了大学的困惑。
进一步施压的力量来自于莫里森政府“为就业准备的毕业生”政策。
这一政策调整了学生和政府的资助比例,以期引导学生选择对经济重要的学科。
然而,事实证明政策未能显著改变学生的选择方向。一份统计显示,约42%的本科生需要承担大笔债务,每位学生为学位支付约1.7万澳元,而政府仅提供大约1200澳元的资助。
此外,大学面临合规要求增加的挑战,如性别暴力报告等领域需要遵循更复杂的条例,但并未获得相应的额外资金支持。
如此一来,不仅教师和员工的工作繁重,学校的经济压力也随之增大。
面对如此多的课题,大学亟需审视如何在不牺牲教职员工利益的情况下,灵活应对外部压力,以保障其在全球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