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防护
澳洲正面临一场“隐形”的性传播感染疫情,专家呼吁,眼下亟需一场紧急而有协调的全国行动。
根据新南威尔士大学Kirby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数据,过去七年里,澳洲311个可比较地区中,有277个地区的梅毒通报率上升;
衣原体感染在171个地区上升;
淋病病例更是在90%以上的地区增加。
而在昆州部分地区,梅毒感染在15年间飙升了600%。
数据显示,阿德莱德市区衣原体感染增幅全国最高,
其次是维州富人区Stonington West(包括South Yarra、Toorak、Armadale和Windsor)。
西澳和北领地正爆发影响原住民社区的梅毒疫情;
黄金海岸Southport地区梅毒病例也急剧上升,从2016年的每10万人25例增长到2023年的127例。
新州方面,悉尼市中心的梅毒感染率最高,每10万人有216例,其次是Marrickville、Sydenham和Petersham区域,以及Botany。
悉尼Eastern Suburbs North(包括Bondi、Double Bay和Paddington)则是衣原体感染通报率排名第二的地区,仅次于悉尼市中心。
在昆州,Southport、Central Highlands以及布里斯班北部和市中心都列入了梅毒高发区。
塔州过去七年内淋病病例翻了四倍,尤其以Central Highlands地区增长最为明显。
更令人震惊的是,澳洲境内因母婴传播导致的先天性梅毒病例也在增加。
Kirby研究所的Belinda Hengel博士透露,去年有四分之一的先天性梅毒婴儿为死胎。
尽管2024年相关病例从前一年的20例降到了6例,但她表示,“即使只发生一例,也是我们医疗系统的失败。”
性传播疾病为何激增?
莫纳什大学教授Jason Ong指出,人们对HIV的恐惧感下降,认为普通性病可以轻松治愈,从而放松了对安全性行为的重视,避孕套使用率大幅下降。
同时,自新冠疫情以来,性病筛查率也一直没能恢复,主要因为预约负担得起的医生变得更难。
Ong还指出,维州目前只有一家性健康中心服务全州约500万人,远远落后于新州拥有约30家同类机构的水平。
他强调,除了增加诊所数量,更需要破除对性健康话题的污名化,提高公众接受度。
专家呼吁,要有效遏制性传播疾病,澳洲必须投资建设更多可负担、无羞耻感的性健康服务,推广快速检测与即刻治疗,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进诊断流程。
澳洲皇家全科医生学院(RACGP)也呼吁所有政党承诺,提高20分钟以上长时间问诊的医保补贴,以支持更高质量的性健康诊疗。
新推出的快速自测工具,如女性自筛衣原体和淋病的新型检测试剂盒,也被视为提高筛查率的希望之一。
无论是梅毒、衣原体、淋病,还是其他性传播疾病,这场正在澳洲蔓延的“隐形危机”,已经到了不能再忽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