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4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试系统崩盘!家长集体炸锅,防暴警察出动!前教育部长发声痛批!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2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256690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0543
帖子
350544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9 16: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新州一场涉及2万名考生的“精英班”及“精英中学”入学考试发生严重事故,震惊澳洲教育界。

由于系统性失误,悉尼三大考点考试被迫中断,数千名学生和家长陷入混乱,甚至惊动防暴警察维持秩序。政府紧急宣布展开独立调查,一石激起千层浪。




而这场突发事件,也让“精英教育”这一长期积压的争议再次浮出水面。




一次考试事故,暴露整个制度危机

这起波及约2万名考生的考试事故,导致三个考点考试延迟甚至被迫延期。

Canterbury考点更是现场混乱,上午场的考试等了45分钟才开始,而下午愣是等了足足两个小时才被通知考试取消,考场外数百名家长聚集,场面一度濒临失控,甚至出动了防暴警察。







目前,新州政府已责成由教育界权威专家——米歇尔·布鲁尼格斯博士牵头进行全面独立调查。她不仅曾任联邦教育部常务副部长,还担任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理事会主席,是教育政策领域最具公信力的声音之一。

调查组的任务不仅仅是还原考试当天发生了什么,更将深入剖析这一制度背后的系统性问题,包括:

考试组织与技术层面的管理漏洞;

教育部门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能力;

审视精英教育制度选拔体系的制度性缺陷;

预计调查结果将在7月中旬提交州政府,而考试成绩仍将按原计划于7月31日公布。

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还将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这不仅是对一场考试的反思,更是对整个精英教育体制的一次拷问。

金光闪闪的“精英招牌”,背后却是千疮百孔

此前,《悉尼先驱晨报》一篇题为《精英学校的溃败》的深度调查报道在澳洲华人家长圈引发强烈反响。




这篇报道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撕开了新南威尔士州精英教育体系光鲜表象下的重重隐忧。

文章以一个瘦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作为开篇意象,揭示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维下,那些本应自由快乐的孩子,早早步入补习和竞争的深渊。

每到周末清晨,补习班教室里早已坐满了孩子。他们不是为了兴趣而学习,而是在父母焦虑推动下,用童年的时间为一个未知的未来下注。




但这次考试事故却告诉我们,即便如此努力,一切也可能毁于一旦。

精英学校为何从“榜样”变“病灶”?

新州精英学校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设立仅为选拔并培养高潜学生。但几十年下来,精英学校从7所扩张至42所,形成了资源高度集中、公立教育分层的怪圈。

这一制度不仅激化了教育焦虑,也直接催生出高强度的课外培训产业。很多中产家庭为了孩子能进“精英班”,不惜砸重金请家教、报补习班,甚至选择搬家入学区。

而结果却令人失望: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数据显示,新州学生整体学术表现并未随精英学校数量增加而提升,反而出现下滑。

更令人唏嘘的是,西澳仅有一所精英中学,其顶尖学生的占比却和新州相差无几。

精英教育,正在吞噬孩子的童年

精英学校表面上是学术天堂,实际上却让不少学生陷入了心理困境。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大鱼小池塘效应”:原本在普通学校表现突出的学生,进入精英中学后反而失去自信,因落后于更强同伴而出现焦虑、自我怀疑,甚至抑郁。

更糟的是,这种环境并不适合所有孩子。有人通勤两小时赶往名校,却在高压下身心俱疲,如同永远在奔跑的仓鼠,忘了学习的初衷。

正如前教育部长所言:“我们创造了一个无法戒除的怪物。”它以‘公平选拔’为名,实则成了压垮孩子与家庭的负担。

前新州教育部长罗伯·斯托克斯痛心疾首地表示:“我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创办精英学校就像染上毒瘾,明知道有害却难以戒除。”




这场危机,不只是一次系统事故那么简单。它唤起了人们对教育公平、资源分配、应试导向的深刻反思。

有人反问:“如果一个孩子要用尽全力才能挤进一所精英学校,那他真的适合这个环境吗?”

更有家长指出:“政府一边批评精英学校加剧不公平,一边却向顶级私校投入大量资金,这难道不是双标吗?”

如今,“精英教育”这场持续数十年的实验,正在被越来越多专家和家长质疑。

一位教育研究者提出,未来或许应尝试区域划片与本地选拔精英班并行的方式,让优质资源更加公平分配,缓解中产焦虑,减轻学生压力。

我们该意识到,真正的精英不是考试机器,也不是在补习堆里爬出来的分数冠军,而是拥有探索力、独立思考与同理心的未来公民。

教育,不应是筛选器,而应是沃土。我们不该拿孩子的童年做赌注,也不该让家庭为了一个“精英”标签付出一切。




如果教育的本质是唤醒,那么我们更应回归初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在多元与包容中成长。

或许,那才是真正的“精英教育”。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