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一位妈妈在小某书发帖求助:
“女儿在悉尼留学快供不起了怎么办?”
贴文引发大量围观
“房子也租好了,生活用品也备齐了,前期已经花了快6000刀,我和她爸总觉得她花得有点大手大脚,所以想给她定个‘额度’。” “我们准备每月给她1000澳币,让她有点自主权,但也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一看标题,很多人以为这是“留学家庭崩盘记”。 但点进去才发现,其实很多留学生家庭都遇到这个问题: 爸妈怕给多了孩子乱花,孩子怕花多了爸妈生气。
女儿刚去悉尼三个月,爸妈一边担心她花得多,一边又怕她受苦。 女儿倒挺懂事,在微信里回复: “妈妈不用啦,我都已经买好了。” “一个月1000刀够不够?应该差不多啦,看你和爸爸怎么安排。” 是不是听着就很心疼?这不就是那种“我其实也不确定够不够,但我知道你们不容易。
但是,评论区直接炸锅了: 有网友说得很实际: “你别来小某书问了,消费水平各有层次,会让你怀疑基础金钱概念。” 确实,小某书上看见人均$30+ brunch、周末精致社交、lululemon排队买买买,很容易误以为“别人家的留学生活”才是标准答案。 但有网友马上补充: “一个月1000刀租远一点、自己做饭其实也可以啦。” “如果真的预算紧张,就从做饭开始改变。”
也有网友劝得直白又心酸: “1000刀基本没法社交。真的建议没有足够的家庭基础,还是让女儿回国吧。” 还有人计算得特别清楚: “每天三顿自己做30刀/月 = 900刀;剩下100刀买点水果洗衣液,几乎是零容错率的生活。” 说得很对——悉尼现在的物价,不是用“节省”就能轻松应对的。但问题也不是“留学=必须豪花”。 关键其实不是“多少钱够”, 而是: 生活方式选哪个版本? 家长和孩子有没有讲清楚预期? 如果预算紧,怎么一起调整,而不是互相埋怨?
评论区一条总结得不错: “你先给1000刀,问她够不够用;不够就让她说实话,别让她特别吃苦,你再补一点。来回几次你就知道怎么给了,她也知道怎么安排生活了。” 所以说,留学不一定要多贵,也别觉得“1000刀就等于活不下去”。 有人一个月自己做饭租远一点,1000刀勉强够用;也有人1000刀连社交都别想、每天啃面包还得兼职打工甚至刷爸妈卡补贴。 你对这个事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