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亲巴示威者再次走上街头,队伍中高喊带有仇恨意味的口号,声势浩大。
游行期间,“让IOF去死”的口号在街头回荡,而就在几天前,维州警方才表示,他们对这句具有争议的口号无权提起指控。
据悉,IOF意指“以色列占领军”,是对以色列国防军(IDF)的贬义称呼。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尽管当天下起了倾盆大雨,但这并未阻挡数千名示威者的脚步。他们敲打锅碗瓢盆,挥舞巴勒斯坦国旗,现场人声鼎沸,情绪高涨。
示威者手举的标语中,有将以色列总理Netanyahu称为“战争罪人”的,也有将以色列政府高官与希特勒及纳粹高官相提并论的。
有一名白人男子身穿写有“让IDF去死”的外套,他身边还带着三个孩子。
这场游行是针对加沙长达21个月的军事行动而发起的抗议行动。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维州警方于周五表示,他们已经获得独立法律意见,认为上述口号并不违反《种族与宗教宽容法》或《刑事法》。
警方在声明中指出,未来是否构成违反《简易犯罪法》中“攻击性行为”的标准,将根据个案逐一评估。“我们将对过去及未来的相关口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能够针对个人进行成功起诉。”
前维州州督Linda Dessau本周表示,像“让IDF去死”这样的口号,应当纳入仇恨言论的范畴。
“我认为我们真的需要采取立场,”Dessau在广播人Neil Mitchell主持的播客中表示,“在其他情况下,这种情况早已在源头被制止,这次也应该如此。”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此次游行的组织者在现场对人群表示,她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制造干扰”。
“我们要让社会感到焦虑、愤怒和不适,直到不得不采取行动,”她说道。
另一位在现场发言的演讲者也表达了类似立场:“我们要走上街头,打破现状……我们不再只是提出诉求。”
示威者们还呼喊着“现在就要社会主义”、“现在就要制裁以色列”等口号。
现场一度出现混乱场面,一名被指为“纳粹”的挑衅者在Swanston St的电车轨道上被一群示威者追赶。警方在现场与该男子进行了交谈。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在集会上,多位发言者批评澳洲总理Anthony Albanese,认为他对以色列行动的谴责来得太迟。
一位发言者称:“如果这就是总理最强烈的表态,那真是令人羞耻。”
就在游行队伍沿St Kilda Rd前行时,许多带着孩子来看Wiggles演唱会的家庭也在一旁观看。一些孩子和家长显得十分紧张和不安。
游行最终在维州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前结束,该馆被抗议者视为“犹太复国主义支持者”的象征,因此成为示威目标。
安保人员决定暂停入馆,警方不得不护送滞留在馆内的观众离开,其中许多是家庭和老人。
随后,维持公共秩序的警员和骑警赶到现场,面对涌来的抗议人群。一些示威者对着警察高声辱骂,称他们为“混蛋”。
一辆公共秩序应对小组的警车一度被抗议者团团围住,阻止其离开,警方在约五分钟后才将人群驱离。
(图片来源:《先驱太阳报》)
游行队伍在下午2点45分左右分裂开来,大部分人沿St Kilda Rd折返,部分人则继续在美术馆前与警方对峙,气氛紧张。
许多市民仍在排队等待进入美术馆,截至下午3点10分馆门仍未重开。
一位男子无奈地表示:“我完全没想到今天会变成这样。”
“刚到这就一团混乱,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我见过影响最大的一次抗议。”
“现场有大量警察封锁入口,虽然他们态度很好,但场面还是挺吓人的。”
不少被阻止入馆的市民对抗议者表达了强烈不满。
一位女士愤怒地说到:“这些人一点头脑都没有;你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一位抗议者则对受影响的民众表达了歉意。
“很抱歉打扰了你们的行程,我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为何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