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umbmmsu84
发表于 2013-3-21 21:00:31
我觉得只要条件允许,每个潜在雇主,都应该调查一下应聘者之前的工作背景,从其前雇主处了解其工作表现。一旦这样做成为了惯例,员工离职的时候就不敢把事情做得太绝,除非不想在这行混了。这对企业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如果这就是你说的人际关系网,那不单是澳洲讲究,只要是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都会这样。
我也同意第一代移民会很辛苦,但多方权衡后,觉得还是非常值得。
jmdhbjnj
发表于 2013-3-22 05:44:18
你有没有在澳洲找过工作?
看的出来,你雄心勃勃愿意在澳洲大展IT宏图,这点是好的。做好心理准备,理想或者是理论总是和现实有所差别。政府的工作能力我不质疑,一点就比如PR前两年除了医保,没有其他任何福利。这点可以说明他们有信心你在两年之内找到工作缴税,而不给其他纳税人添加负担。所以由此可以看出,配额和当时的工作机会并不等同或者只能知道个大概,因为两年内工作机会变动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braippicy
发表于 2013-3-22 12:05:07
祝你顺利下签,期待你的找工经验帖。
大浪蛇
发表于 2013-3-22 21:07:42
其实我觉得吧,国内虽然不一定回电话调查你之前的雇主,但HR之间会有联系吧。行业里面领头的公司就这么几个,HR经理都有10+的从业经验。很有可能你目前的HR和下一个公司HR经理是认识的,可能你不知道罢了。
fkl93ymb
发表于 2013-3-22 23:43:11
我之前工作过的两家外资都会做这样的背景调查。入职时HR明确要你给出以前雇主的联系方式,然后会交给专门的调查公司进行背调。
但这只是财富500强公司的做法(找专业公司背调),一般的民营公司,大部分都是通过HR之间的关系网络进行背调了。
所以我们私下对HR是敬而远之的,有时出于工作需要必须共事,即使是看上去很nice的小妹妹,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cmami949
发表于 2013-3-23 02:20:38
谢谢你的提醒。
坦白说,我从来没有过在澳洲大展IT宏图的勃勃雄心。
自己觉得最理想的境况,就是过来后半年内找到专业工作,然后可以利用工余时间读一个master,圆自己一个梦。
叫喃磕了
发表于 2013-3-23 12:58:20
是吗,呵呵。我以前的雇主松下电器和雅马哈,不敢说每个人入职都这么做,但可能日本企业在华就这么几家所以他们的HR都会有些联系。我知道这个情况也是因为一些语言,得以帮助他们和大老板沟通。当然这不是我的分内事情,大老板是我经理的上司。可能日本企业做法又略有不同。
民营公司我就不知道,当然松下电器和雅马哈也是日本的民营公司。呵呵
金金运
发表于 2013-3-23 22:34:42
你很有上进心,这点很赞赏。
Master挺好,不过因为学费比较昂贵只比国际学生少2000一个学期。所以个人以为要带点附属价值,比如说认识当地人拓宽朋友圈什么的。
wujie0124
发表于 2013-3-24 07:26:20
我到了这里就一直在质疑澳洲政府的执政能力,当然和国内的差别是这里可以放心地骂。
乐逸士
发表于 2013-3-24 17:46:18
对啊,放那么多难民进来找死啊,而且那么多印度人还能护照作假,这移民局就是死人。首先申明,我只是不喜欢印度人。难民不排除有些是投机行为,坐着飞机落地印尼然后弄个小破船就来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