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各年龄段存款标准出炉!快看看你达标了吗?人均这个数...
<div style='font-size:1em;'><p>
澳洲的储蓄危机被彻底揭示——最新数据显示,澳洲民众银行账户里的真实存款状况令人震惊。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7/img_cdn_138_47411756283403.jpg<br></p><p>
根据Finder七月的消费者信心追踪报告,澳洲人目前的平均现金储蓄为47,624澳元,这是自201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高于2023年的31,324澳元。 </p><p>
然而,这个亮眼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明显的代际差异。婴儿潮一代(61-79岁)储蓄最多,平均达65,428澳元;其次是X世代(45-60岁),为49,989澳元。千禧一代(29-44岁)平均42,337澳元,而Z世代(13-28岁)则为37,617澳元。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7/img_cdn_138_21871756283404.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p><p>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一代的月度储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千禧一代每月平均储蓄1286澳元,Z世代紧随其后为1161澳元;相比之下,X世代为807澳元,而婴儿潮一代仅为579澳元。 </p><p>
不过,个人理财专家Sarah Megginson警告称,这些平均数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43%的澳洲人储蓄不足1000澳元。 </p><p>
她解释说,少数拥有巨额存款的人会把平均数大幅拉高,从而让人误以为“普通人”也有那么多钱。“举个例子,如果三个人的存款分别是500澳元、1,000澳元和100,000澳元,那么平均数大约是33,833澳元,但显然这并不能反映大多数人的处境。” </p><p>
Megginson强调,如果自己的存款离平均水平很远,也无需灰心。“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条件。如果你有孩子、房贷,或者经营着一家公司,那么你可能需要比财务负担较轻的人更大的储蓄缓冲。”</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7/img_cdn_138_60881756283409.jpg<br></p><p>
Sarah Megginson(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p><p>
她建议,理想情况下应有两个储蓄账户:一个是应急基金,至少能覆盖三个月的生活开支(如房租、食品和账单),以防失业、生病或意外;另一个用于实现重大目标,比如买车、旅游、购房或装修。 </p><p>
她表示:“那些有能力储蓄的人正逐渐走在前面——澳洲人均储蓄已创下47,000多澳元的历史新高,高于2023年7月的31,000澳元。但受生活成本危机冲击最严重的人群——低收入者、退休老人和单收入家庭——仍难以积累储蓄。” </p><p>
理财作家Scott Pape则建议,澳洲人应尽量将生活支出控制在税后收入的60%,其余40%用于储蓄和未来开销。“我说的生活支出是最基本的:住所、食物、水电费、汽油、学费和电话费。” </p><p>
他承认,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60%的比例,尤其是房贷压力大的情况下。“这不是要套用一个僵化的比例,而是要清楚知道自己维持生活所需的真实成本。”</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7/img_cdn_138_88591756283410.jpg<br></p><p>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p><p>
Pape建议将剩下的40%分成三个“资金桶”: </p><p>
-10%“挥霍桶”:用来享受,比如买鞋、喝酒、喝咖啡。设立一个单独的高息储蓄账户,每月自动转入,但花完就没了。 </p><p>
-10%“微笑桶”:储蓄用于让你开心的大目标,比如度假、整牙或养宠物。之所以叫“微笑桶”,是因为一想到它就会让你微笑。 </p><p>
-20%“灭火桶”:用于扑灭财务“火灾”,比如还清信用卡债务、为买房存首付,或应对银行压力。用途可变,但比例不变。 </p><p>
他还提醒,可以从房贷开始着手省钱——即便只是0.5%的利率下调,在45万澳元的贷款上,25年内也能节省超过42,000澳元。“如果你的房贷利率是7开头,那你就是在被‘抢钱’,必须换一家。” </p><p>
Pape呼吁澳洲人打电话给银行,要求更低利率。“在房贷问题上,人们往往宁愿抱怨也不愿更换贷款机构,但换贷可能为你节省42,622澳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8/27/img_cdn_138_62211756283412.jpg<br></p><p>
Scott Pape(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p><p>
他还建议仔细检查银行账单,取消用不到的订阅服务,比如闲置已久的Netflix或某个冷门App。 </p><p>
其他省钱方式包括:在政府网站privatehealth.gov.au上对比私人医保方案,每年货比三家挑选房屋和汽车保险,甚至通过提高自付额来降低保费。“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房屋和财产险价格差异可能非常夸张。” </p><p>
Pape还表示,要开自己虚荣心能接受的最便宜的车,“不要开一辆与你年龄不想匹配的车。” </p><p>
他强调,要增加收入,至少争取一份跟上通胀的加薪。“通胀就像一台越跑越快的跑步机,你别无选择,只能跟着加速。” </p><p>
“无情地削减那些你不在乎的开支,把钱花在你真正热爱的事情上——这样才能过上像百万富翁一样的生活。”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