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人,越来越没素质了!
<div style='font-size:1em;'><p>
越来越没素质了
</p><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p><p>
现在墨尔本街头的人,越来越 “没素质” 了! </p><p>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不是一个人。 </p><p>
因为包括墨尔本市长Nick Reece也是这么觉得的。 </p><p>
他甚至在媒体上专门发文: </p><p>
抨击墨尔本人到如今,已经甚至 “连路都不会好好走了” !</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2/img_cdn_138_51711756807204.jpg<br></p><p>
在墨尔本街头,行人礼仪似乎已跌至谷底。 </p><p>
你会看到疾步如飞的快走族、悠悠晃荡的慢行者, </p><p>
以及像国际象棋中的 “象” 一样对角线乱窜的人, </p><p>
还有那些沉迷手机、对周围喧嚣毫无察觉的 “低头族”。 </p><p>
如今,墨尔本市区人流量不断飙升,等到新的地铁站正式启用,每周还将额外涌入50万人。 </p><p>
我们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p><p>
是否该对 “怎么走路” 这件事,立点规矩了。</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2/img_cdn_138_77261756807205.jpg<br></p><p>
按照维州《道路安全条例》的规定: </p><p>
如果某条道路没有人行道,行人必须靠左侧通行。 </p><p>
但对于真正的人行道,法规却语焉不详。 </p><p>
现在,是时候为人行道也设立一个明确的 “靠左行走” 法律了吗? </p><p>
此前,Claire Heaney曾在媒体上撰文呼吁: </p><p>
要通过一场社区宣传活动,来 “唤醒” 这个遍布 “马路白痴” 的城市。 </p><p>
但问题是——光靠 “劝说”,真的够用吗? </p><p>
在如今这般混乱的步行环境下,也许是时候 “软的说够了,来点硬的” 了。 </p><p>
靠左行走,不能再只是建议,得成为强制规定。 </p><p>
其实,这种规定在墨尔本并不是头一遭。 </p><p>
历史学家Robyn Annear曾记载: </p><p>
早在1886年,墨尔本City Council就尝试通过竖在路灯杆上的标语牌来规范人行道秩序, </p><p>
上面写着:“行人靠右行走”。 </p><p>
对,你没看错——是靠右,不是靠左。 </p><p>
也就是说,当时人行道上的通行方向,竟然和机动车道是相反的。 </p><p>
违者将被罚款,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三个月监禁。 </p><p>
如今,在Flinders Street Station的地下通道里, </p><p>
眼尖的通勤族还能看到当年 “靠右行走” 标语的残迹, </p><p>
就在那句同样年代久远的 “禁止随地吐痰” 旁边。 </p><p>
到了20世纪初,英联邦的许多城市开始统一行人与车辆的通行方向。 </p><p>
悉尼在1921年率先将人行道改为 “靠左行走” ,墨尔本也在1925年跟进。 </p><p>
那时,市区人行道上印着大大的 “KEEP TO THE LEFT” 字样, </p><p>
地面中间还划有白线,清楚标明左右分界。 </p><p>
60年代的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p><p>
行人有序地靠左通行,过马路的队伍整齐划一,颇有风范。</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2/img_cdn_138_8681756807206.jpg<br></p><p>
不过到了1963年, Council就已不再开罚单,只是温和地请求大家 “请靠左行走”。 </p><p>
从此以后,这些箭头标线逐渐褪色,到了70年代彻底消失。 </p><p>
也就是从这个是后期,秩序也随之逐年退化。 </p><p>
2014年,墨尔本市政府推出 “共享街道”(Share Our Streets)宣传活动,再次试图挽救行走礼仪。 </p><p>
活动中,演员们手持巨型 “手机” 在人行道上装作分心乱走的 “低头族”, </p><p>
向市民派发卡片,并提醒大家: </p><p>
骑车的要让行人,行人请靠左行走。 </p><p>
可如今的街头比10年前更拥挤了。 </p><p>
人行道上不只有行人,还有电动车、滑板车、等 “微型移动设备”。 </p><p>
人群也比过去更加多元,国际游客与留学生日益增多。 </p><p>
而手机,早已成了行人不离手的 “精神寄托” 。无 </p><p>
论是刷视频、自拍,还是边走边追剧,路上的 “行尸走肉” 越来越多。 </p><p>
早在十年前,墨尔本City Council就在市政厅外的斑马线尝试引入 “低头族专用” 的红绿灯: </p><p>
直接把信号灯嵌进地砖,方便手机党低头时也能看见。 </p><p>
虽然创意新颖,但效果有限。 </p><p>
Monash大学的研究发现——42%的低头族在过马路前甚至没有抬头看车。</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02/img_cdn_138_39411756807207.jpg<br></p><p>
而世界上第一个为 “过马路刷手机” 开罚单的城市,是美国的火奴鲁鲁, </p><p>
现在已有不少城市效仿,那墨尔本,是否也该跟进? </p><p>
开车看手机在维州是违法的,为什么行人过马路看手机就不违法? </p><p>
要不试试新点子——比如没收手机一天? </p><p>
对一些人来说,这恐怕比罚款还 “痛” 。 </p><p>
在墨尔本CBD,走路一直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90%的出行都是靠走完成的。 </p><p>
目前CBD每天已有约90万行人,预计未来十年将飙升至140万。 </p><p>
要想让墨尔本继续成为宜人宜步的城市,我们的 “步行修养” 必须跟上。 </p><p>
恢复秩序,人人有责。 </p><p>
想要让脚步不再混乱,或许该从 “靠左行走” 重新写入法规开始。 </p><p>
但无论是否立法,我们也应该记住: </p><p>
保持冷静,善待他人,靠左通行。 </p><p>
别逼着非要用法律来 “教你怎么走路” 。 </p>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