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为给大家更好的使用体验,同城网今日将系统升级,页面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升级时间:2016-7-24 11:00 -- 2016-7-24 15:00

澳洲同城网

查看: 46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墨尔本人,越来越没素质了!

[复制链接]

35万

主题

19

金豆

35万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8Rank: 8

性别
保密
积分
351174
金豆
19
鲜花
0
主题
352354
帖子
352355
注册时间
2019-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INNA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同城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越来越没素质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现在墨尔本街头的人,越来越 “没素质” 了!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你不是一个人。

因为包括墨尔本市长Nick Reece也是这么觉得的。

他甚至在媒体上专门发文:

抨击墨尔本人到如今,已经甚至 “连路都不会好好走了” !




在墨尔本街头,行人礼仪似乎已跌至谷底。

你会看到疾步如飞的快走族、悠悠晃荡的慢行者,

以及像国际象棋中的 “象” 一样对角线乱窜的人,

还有那些沉迷手机、对周围喧嚣毫无察觉的 “低头族”。

如今,墨尔本市区人流量不断飙升,等到新的地铁站正式启用,每周还将额外涌入50万人。

我们真的需要认真考虑一下:

是否该对 “怎么走路” 这件事,立点规矩了。




按照维州《道路安全条例》的规定:

如果某条道路没有人行道,行人必须靠左侧通行。

但对于真正的人行道,法规却语焉不详。

现在,是时候为人行道也设立一个明确的 “靠左行走” 法律了吗?

此前,Claire Heaney曾在媒体上撰文呼吁:

要通过一场社区宣传活动,来 “唤醒” 这个遍布 “马路白痴” 的城市。

但问题是——光靠 “劝说”,真的够用吗?

在如今这般混乱的步行环境下,也许是时候 “软的说够了,来点硬的” 了。

靠左行走,不能再只是建议,得成为强制规定。

其实,这种规定在墨尔本并不是头一遭。

历史学家Robyn Annear曾记载:

早在1886年,墨尔本City Council就尝试通过竖在路灯杆上的标语牌来规范人行道秩序,

上面写着:“行人靠右行走”。

对,你没看错——是靠右,不是靠左。

也就是说,当时人行道上的通行方向,竟然和机动车道是相反的。

违者将被罚款,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三个月监禁。

如今,在Flinders Street Station的地下通道里,

眼尖的通勤族还能看到当年 “靠右行走” 标语的残迹,

就在那句同样年代久远的 “禁止随地吐痰” 旁边。

到了20世纪初,英联邦的许多城市开始统一行人与车辆的通行方向。

悉尼在1921年率先将人行道改为 “靠左行走” ,墨尔本也在1925年跟进。

那时,市区人行道上印着大大的 “KEEP TO THE LEFT” 字样,

地面中间还划有白线,清楚标明左右分界。

60年代的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行人有序地靠左通行,过马路的队伍整齐划一,颇有风范。




不过到了1963年, Council就已不再开罚单,只是温和地请求大家 “请靠左行走”。

从此以后,这些箭头标线逐渐褪色,到了70年代彻底消失。

也就是从这个是后期,秩序也随之逐年退化。

2014年,墨尔本市政府推出 “共享街道”(Share Our Streets)宣传活动,再次试图挽救行走礼仪。

活动中,演员们手持巨型 “手机” 在人行道上装作分心乱走的 “低头族”,

向市民派发卡片,并提醒大家:

骑车的要让行人,行人请靠左行走。

可如今的街头比10年前更拥挤了。

人行道上不只有行人,还有电动车、滑板车、等 “微型移动设备”。

人群也比过去更加多元,国际游客与留学生日益增多。

而手机,早已成了行人不离手的 “精神寄托” 。无

论是刷视频、自拍,还是边走边追剧,路上的 “行尸走肉” 越来越多。

早在十年前,墨尔本City Council就在市政厅外的斑马线尝试引入 “低头族专用” 的红绿灯:

直接把信号灯嵌进地砖,方便手机党低头时也能看见。

虽然创意新颖,但效果有限。

Monash大学的研究发现——42%的低头族在过马路前甚至没有抬头看车。




而世界上第一个为 “过马路刷手机” 开罚单的城市,是美国的火奴鲁鲁,

现在已有不少城市效仿,那墨尔本,是否也该跟进?

开车看手机在维州是违法的,为什么行人过马路看手机就不违法?

要不试试新点子——比如没收手机一天?

对一些人来说,这恐怕比罚款还 “痛” 。

在墨尔本CBD,走路一直是最主要的交通方式,90%的出行都是靠走完成的。

目前CBD每天已有约90万行人,预计未来十年将飙升至140万。

要想让墨尔本继续成为宜人宜步的城市,我们的 “步行修养” 必须跟上。

恢复秩序,人人有责。

想要让脚步不再混乱,或许该从 “靠左行走” 重新写入法规开始。

但无论是否立法,我们也应该记住:

保持冷静,善待他人,靠左通行。

别逼着非要用法律来 “教你怎么走路” 。

免责声明
澳洲同城网是一个免费的公共信息平台,网站内容由网友自由发布,发布者拥有所发布信息的版权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若所发布信息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反馈给澳洲同城网,我们核实后将进行相应处理!
官方微信公众号
澳洲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微信上也能找工作,找房子?关注万能的同城网官方公众号 localsyd,找到你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外汇平台
金牌家政
汽车网



















wuliu
你想了解我们吗?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Facebook 官方Twitter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服务号
官方公众号 客服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