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4小时工作餐后拒绝吹口气,被辞退!告到公司赔6万美元
<div style='font-size:1em;'><p>
在悉尼西部的一个普通工作日,三名同事走进了一家餐厅,吃了一顿持续了四个小时的“长午餐”。</p><p>
可这次普通的工作餐,竟然因一次测试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官司。而其中一个人,就因为这顿饭,被炒鱿鱼了。你敢信?</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65261757748003.jpg<br></p><p>
Chantelle Tamati就是这三名同事之一,也是澳大利亚Multiquip运输公司的管理层员工。回想起那天,她仍然觉得很荒谬。</p><p>
对她来说,那天原本只是很常见的午餐聚会:和同事一起,点了蒜香披萨,配了一杯Jim Beam加可乐。可是等她回到办公室,这事突然复杂起来。</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43541757748005.jpg<br></p><p>
四个小时的午餐结束,三人回到公司。也许是气氛太放松,或者有什么长久压抑的困扰,其中一位同事竟然当场闹了起来。</p><p>
他直接给公司董事打电话,声称自己要辞职,言辞激烈,声音传遍办公室。其他员工的注意力都被吸引,纷纷停下手里的工作看过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p><p>
这种突如其来的“爆雷”,立刻让高层警觉。主管随即要求:另外两位同样参加了午餐的人,也要接受酒精和药物检测。</p><p>
其中,就包括Chantelle。</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58781757748007.jpg<br></p><p>
她被叫进了会议室,面前坐着公司的HR经理和全国合规经理。气氛并不轻松。两人直接要求她当场吹气测试。</p><p>
Chantelle当时有些愣住,然后很快解释说:自己只是吃了披萨,喝了一杯调酒。“我只是被连累了,”她直言。在Chantelle看来,她什么都没做,却凭空被要求测试,是受到了伤害。</p><p>
眼前的氛围,更让她觉得自己不是在“配合检测”,而是被当作问题人物来“审问”。</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88441757748008.jpg<br></p><p>
她后来在仲裁委员会上回忆说:“我很快就觉得,那根本不是一次随意的聊天,而是一场针对我的盘问。我问他们:凭什么要求我做这个测试?我的人格和诚信被无端质疑。”</p><p>
但公司的说辞与她完全相反。合规经理坚持认为,她已经表现出“不正常的行为”。他们说她回到办公室后有些说话含糊,还重复了同样的问题。于是给出一个选择:要么立刻做测试,要么停职,等候纪律处分。</p><p>
Chantelle没有妥协。她转身离开了办公室。</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85001757748010.jpg<br></p><p>
四天后,公司正式召开会议,宣布她因“严重不当行为”被解雇。理由只有一个:她拒绝接受酒精测试。</p><p>
工作日喝酒被解雇,好像是合理的理由,但在Multiquip,这样的“带酒精的午餐”并不罕见。</p><p>
公司有1300多名员工,大家对去有营业执照的餐厅小酌一杯并不陌生。甚至在听证会上也有证人承认:这种场景在公司文化里完全属于正常范畴。</p><p>
换句话说,喝酒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她拒绝了测试。</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5501757748012.jpg<br></p><p>
公司直接解雇,员工不服,事情理所应当地走向了法律手段。Chantelle向澳大利亚的公平工作委员会(Fair Work Commission, FWC)提出申诉,称自己遭遇了“不公正解雇”。</p><p>
上周,仲裁终于有了结果。FWC副主席Tony Slevin在判决中指出,公司行为“不合理”,没有“合理理由”解雇她。</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25161757748014.jpg<br></p><p>
他解释得很明确:公司政策的确允许在某些情况下进行酒精测试,但这次并没有清楚说明检测依据。</p><p>
也就是说,公司要求Chantelle接受检测的理由含糊不清,缺乏法律效力,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换而言之,他们没有具体证据,仅凭猜测,不合规范。</p><p>
鉴于Multiquip作为一家大型雇主,理应在解雇流程中保持严格与透明,但他们并未做到。最终,委员会认定她的解雇并不合理。</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32851757748016.jpg<br></p><p>
判决书还披露了一个细节:被解雇后,Chantelle有整整四周没有工作。找到新工作时,薪资比原来少了2万7千美元。</p><p>
所以仲裁认为,复职并不现实,但公司必须赔偿。最终,她获得了63500美元的补偿。</p><p><br><br>data/attachment/forum/202509/13/img_cdn_138_94301757748016.jpg<br></p><p>
如果没有那一顿午餐,如果没有同事在电话里喊着辞职,Chantelle依然会继续做她的经理。可就是这样看似偶然的四个小时,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职业轨迹。</p><p>
从餐桌到会议室,从轻松的笑声到紧张的问话,再到四天后的解雇通知,整个过程快得像按了加速键。</p><p>
而最后的结局,是公司掏出六万三千美金,买单这场由“一杯酒”引发的风波。</p> </div>
页:
[1]